- 从4月份的经济数据分析来看,宏观经济有喜有忧。喜的是工业生产增速提升,固定资产投资加速上扬,外贸进出口创单月总值历史新高;忧的是消费需求步履蹒跚,通货紧缩压力加大。
实际上,消费和物价是密不可分、相互影响的。从总体来看,由于我国目前商品市场供过于求,导致消费不旺、物价难以回升。从深度原因分析:一是体制性因素。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加快,受住房、就业、医疗、养老、保险、教育等体制性因素的影响,居民未来支出大幅增加,居民即期消费需求下降,这一点从近期居民定期储蓄的大幅增加可以看出。4月末居民定期储蓄存款增加3735亿元,比去年同期多增1042亿元。当年新增居民储蓄中定期存款占61.7%,居民储蓄继续维持较强的稳定性。
二是结构性因素。长期以来,在国民经济收入分配格局中,我国消费率仅为60%左右,明显偏低,而投资率较高,结果造成许多产品生产能力出现结构性过剩,进而出现商品供过于求、企业经营困难,导致企业生产资料价格走低,并形成物价进一步下降的预期。
三是外部因素。一方面,目前出现了全球性通货紧缩,进口商品价格下降引致国内物价走低;另一方面,亚洲金融危机导致周边国家和地区货币大幅竞相贬值,去年以来日元再一次大幅度贬值,而人民币汇率紧盯美元,这就意味着人民币变相升值,影响到我国出口,国内商品供大于求的矛盾进一步加剧。看来,要使投资保持强劲增长,居民消费抬头,还必须重点抓好以扩大内需为主的各项政策措施真正落实。
- 【 关闭本页 】
- 点击排行
- 4月经济增速提升 固定资产投资上扬
- 时间: 2002-05-31 08:11:53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经济日报》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