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排行
  •   
  • 2001年轮胎行业生产简析
  • 时间: 2002-06-10 08:10:36    作者: 赵金荣    来源: 《中国橡胶》    点击:
  • 2001年,由于宏观上创造了一个比较宽松的条件,促进了轮胎工业的生产、销售平稳发展。轮胎产量、销售量比上年均略有增长;出口同比下降;国家对子午线轮胎停止征收消费税,使全行业扭亏转盈,是近年来行业效益一直滑坡的转折点。

    据中国橡胶工业协会轮胎分会对52家会员轮胎企业的统计资料表明,2001年,轮胎产量完成8377万条,同比下降2.14%,其中子午胎产量3007万条,同比增长2.45%,其中载重子午线轮胎产量376.54万条,同比增长34.68%。按轮胎总产量计算,轮胎子午化率达35.5%,如果扣除农业轮胎的产量,汽车轮胎子午化率约再提升几个百分点。

    与上年相比,斜交轮胎产量下降241.7万条,为4.13%;载重子午线轮胎产量增长96.95万条,为34.68%,创历史新高。

    轮胎出口拨交量为2842.44万条,同上年相比,减少382万条,为-11.87%;轮胎出口拨交值为71.16亿元,同比负增长7.79%。轮胎出口减少原因诸多,如受世界经济减缓影响、轮胎出口价格下滑与无序的竞争、轮胎内销略有好转等等,直接影响到企业对轮胎出口的积极性,把一些轮胎出口市场让给民营中小轮胎企业,而这部分多为非会员单位不在轮胎分会统计之内。

    轮胎出口拨交量占同期轮胎产量的34.13%,比上年下降近6个百分点。

    轮胎产量同比下降2.14%,而同期轮胎销售收入增长8.26%,净增值为21亿元,说明高附加值产品在增加。期末轮胎库存值比上年同期增加3.73%,净增值1.7亿元,约增库存轮胎几十万条。

    2001年,轮胎行业累计盈利达5.54亿元,扭转了上年全行业亏损的被动局面。在52个统计单位中,尚有19家企业亏损,亏损金额达5.01亿元,亏损面为36.54%。全行业盈利原因除轮胎销售收入增加和原材料价格平稳略降外,另一重要因素是国家自2001年1月份起免征子午线轮胎的消费税,几家以子午胎为主导产品的合资轮胎企业,2000年亏损金额达6000万元,2001年转亏为盈,金额达1.4亿元。新增亏损企业中有几家国有企业,亏损金额近2亿元,2001年亏损企业同比减少2家,亏损面降低4个百分点。

    实现利税达28.74亿元,同比增长20.22%,净增4.83亿元。实现利税总额为负值的有10家企业,占52家统计单位的19.23%,比上年同期新增4家,其中国有企业8家,合资企业2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