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蔬菜专家方智远在日前召开的烟台第三届果蔬生产技术与产业化国际研讨会上说,近20年来,我国蔬菜产业已取得很大发展,但从总体上看,供大于求的态势已经显露,产品质量及单位面积产量不高,产业链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比例不协调,贮藏加工落后,经济效益下滑等突出问题亟待解决。
蔬菜产品的总体质量不高。农药残留严重超标是当前影响我国蔬菜产品质量的首要因素。根据2001年底国家农业部组织有关检测机构对11个省会城市的6种水果、30种蔬菜、共451个样品的农药残留进行抽查显示,残留检出率为32.2%,其中,农药残留超标率为25.7%。此外,我国蔬菜的外观,如大小、形状、色泽、整齐度等和内在品质如糖度、矿物质、维生素、风味物质等营养成分含量也与国外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
产业化经营水平低。产业化的一个前提是规模化经营。近年来,我国许多地方在蔬菜的产、销一体化方面探索出了“区域分工、连片经营”的模式,但从专业化、规模化的深度和广度上看,仍只是产业化经营前的一种初级形式。
采后贮藏加工落后。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南菜北运、西菜东调等举措日益频繁,其中蔬菜贮藏、运输问题越来越重要。由于过去我国对这一环节重视不够,导致产品保质期短和在贮运在贮运过程中损伤、变质等现象严重。另外,目前我国蔬菜的年加工量仅占蔬菜总产量的2%-4%左右,蔬菜产品精细加工的空间还很大。
蔬菜经营效益下滑。目前蔬菜产品已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出现了结构性、季节性、地区性的过剩,但各地蔬菜生产仍按数量规模型的发展模式惯性增长,所以蔬菜供大于求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向质量要效益是蔬菜行业的当务之急。
- 【 关闭本页 】
- 点击排行
- 我国蔬菜产业发展面临难题
- 时间: 2002-06-11 08:37:03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智农通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