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记者何文昌 特约通讯员有焕 高龄)近年来,三江农场在大力发展海淡水养殖中,坚持走“科技兴渔”之路,取得了较为4明显的效果。2001年劳均收入已达10052元,比上年增长28%,提前一年实现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垦区职工年劳均收入超万元的目标。
该场在推进科技兴渔过程中,主要坚持突出“四抓”一抓品种调整。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养殖项目和品种,大力发展周期短、产量高的南美白对虾,去年全场仅养殖南美白对虾一项收入就达5000万元。二抓池塘设施建设。过去职工习惯粗放粗养,不懂运用科学技术,也不愿意投资建造规范的池塘设施。近年来,在外来企业的影响和市场经济的推动下,该场职工的思想观念有了较大转变,科技意识、商品意识和效益意识进一步增强,在养殖中舍得投入资金,按照现代养殖技术管理要求,搞好池塘基础设施,基本上做到水通、电通、路通,90%的职工养殖户购置了增氧设备,采用高密度精养的先进方法养殖对虾,大大提高了产品产量和质量,增加收入。过去粗养对虾亩产只有200至300多斤,现在改进设施精养对虾亩产普遍达到400至500斤,最高产的有1700多斤。三抓干部带头。去年,该场机关干部在水产养殖示范基地带头搞自营养殖业,每人10亩以上。场领导身体力行,亲自带头养虾养鳖,并进行冬季养殖试验,为全场职工做好表率,有力地促进了全场自营经济的发展。四抓技术培训。该场去年先后举办了三期水产养殖技术培训班,邀请水产专家授课传经,提高了职工的养殖技术,增长了见识,为科技兴渔打下了基础。由于认真落实了“四抓”工作,以养殖南美白对虾为主的水产养殖业迅猛发展:到去年底止全场水产养殖面积已达13950亩耕细作,比上年增长1246亩,其中养殖虾养鳖8307亩,产量1661吨,产值5814万元;养甲鱼1224亩,产量1224吨,产值4282万元;养青蛙276亩,产量2760吨,产值2208万元;养贝类3293亩,产量1440吨;养鱼1319亩,产量1055吨,产值422万元。现在水产养殖已成为该场经济的龙头产业和支柱产业。
- 【 关闭本页 】
- 点击排行
- 三江水产养殖业发展势头强劲
- 时间: 2002-06-14 08:06:51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海南农垦报》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