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临城6月22日电 (记者陈耿卓上雄通讯员陈朝辉)龙眼本该成熟于农历八月,然而,临高的龙眼却在上月底已源源上市。
今日,记者在该县波闽热作开发有限公司的龙眼基地看到,来自我国龙眼主产地广东、广西等省区的客商,正头顶烈日,忙着组织人员不断地往停在一旁的货车上,整箱整箱地装载大量刚收摘的新鲜龙眼果。站在一边的该基地一负责人喜滋滋地告诉记者,进入6月份以来,该基地几乎每天都有外地客商慕名前来,龙眼每天的成交量都在3000公斤至6000公斤之间,主要是运往深圳后转口香港销售,价格一直保持着较高水平。
该基地创办人、福建客商李惠铨说,反季节技术,使本该农历八月摘的龙眼,如今一年四季均可收摘。巧用科技打时间差,是临高龙眼能抢占全省乃至全国市场先机的原因所在。
李惠铨8年前在临高波莲镇创办了数千亩规模的龙眼基地。前年底,他经多方了解到湖南某工厂的一项新技术能有效控制龙眼树的开花和结果时间,进而控制果实收摘上市时间,他立即与其联系,并达成合作协议。去年4月,他用基地里的3000株龙眼进行试验。当年国庆节期间,就有2000多株开花结果,并收摘上市。
初次尝试成功后,他决定大规模应用经改良后的这一技术,并根据市场走向对基地龙眼实行“反季节”操作,巧打时间差,避开省内外龙眼上市高峰期,保证良好的销路和价格。在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的资金和技术帮助下,李惠铨基地里的2000多亩龙眼今年计划分三批上市,时间分别定在国内龙眼上市高峰期前的6月、中秋节前和元旦前后。他认为,这正是其反季节龙眼获取高额利润的大好时机。
前不久,李惠铨首批龙眼刚收摘,就以每公斤17元的高价上市。而目前,他计划在中秋节前收摘的龙眼也已有花生粒般大小。
在当地政府和李惠铨的帮助下,当地不少果农也开始采用新技术种植反季节龙眼:果农谢飞种下了50多亩反季节龙眼;在东红水库,许能欢种植的400多亩龙眼经技术改良之后,效益明显提高;另一投资商林银村在临高角种植的300亩反季节龙眼,也一样使其收益不浅。据介绍,目前该县的反季节龙眼已发展至3000亩左右。
临高县委书记吴光华说,反季节龙眼在临高可说是一次成功的尝试。就海南热带农业来说,也是一场新的“革命”。该县准备将该技术逐渐推广到千家万户,让群众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增加收入。
 - 【 关闭本页 】
 
- 点击排行
 
- 一项技术为临高龙眼创造巨大商机
 - 时间: 2002-06-24 09:03:32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海南日报》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