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展比较优势农产品是中国农产品的竞争力所在,如何解决丰产不丰收的问题,已经不仅仅关系到农民的利益,而是关系着中国农业的未来。
新闻背景:据深圳商报6月25日《荔枝大年看“问题荔枝”》报道,深圳南山产的荔枝向来以品质上乘著称于珠江三角洲,往年要10多元一斤的“糯米糍”、“桂味”,今年只需4元钱,甚至3.5元就能搞掂。在超市,一些品牌的荔枝居然卖到2元钱一斤。无论在主产区,还是在销售区,荔枝价格都跌至历史最低点。
今年的荔枝价格,伤透了果农的心。“糯米糍”一上市时,果农卖给经销商的价钱竟卖到一元多钱一斤。深圳市农业局的官员说,这是近几年少见的现象。
有了好收成,却卖不出好价钱,今年种荔枝的果农们只好面临亏本的尴尬。
果贱伤农、谷贱伤农自古就有。经济学家发现,农产品具有需求弹性小的特性,即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并不会随着丰产和低价而明显增加消费量,也不会由于农产品的量少价高而明显降低消费需求量。
表现在生活上就是,荔枝即便是一元钱一斤,谁也不会因为便宜而一天吃上好几斤,吃多了还要上火呢;陕西苹果再便宜,一个人也不能一天吃十个。
去年央视《焦点访谈》报道,陕甘一带的西瓜不少眼睁睁地烂在地里,而前几年陕西农民不得不砍苹果树的做法,人们至今记忆犹新。
今年由于天气原因,加上树龄普遍增大,挂果量增加等因素,导致全国荔枝空前大丰收,深圳荔枝产量达1.8万吨,远远高于上一个荔枝大年―――1999年,但同样是丰产不丰收。
农产品的另一个特性是比较效益低,但农业又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因此工农产品之间的价格剪刀差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其他国家都存在。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初期,采取农业补工业,而在完成了工业化、大幅缩小了农业人口之后,则普遍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甚至直接对农产品实行反补贴。
今年5月,美国参议院通过新法案增加农业补贴,在今后10年内政府用于农业的拨款将达到1900亿美元:对目前享受巨额补贴的谷物和棉花种植者增加补贴;对近年来已取消补贴的羊毛和蜂蜜等生产者重新给予补贴;对历来基本上不予补贴的牛奶、花生种植主也开始提供补贴。目的就是要保护美国的农业和农民的利益。
中国的情况显然更复杂一些:农业人口仍占大多数,最重要的是政府财力有限。因此对农业的补贴目前仅体现在粮食的保护价收购,以及对大型农田水利设施的投入上,而未直接对农产品实行补贴。
近十年来,中国农业实际在走两条路:一是让农民进城打工,转移农业人口;二是由各地政府出面,培植区域优势农业,并使之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如陕西苹果,山东寿光蔬菜、广东的荔枝、香蕉等等。
据深圳市农业局有关人士介绍,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由于大量土地被征用,加之以丘陵、山地为主的地理特征,深圳开始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减少粮食种植面积,鼓励农民大量种植水果、蔬菜、鲜花。在初期时,也进行过补贴。到了九十年代末期,深圳已经拥有20万亩水果,其中荔枝已经成为深圳水果中的拳头产品,种植面积达15万亩。荔枝在深圳农业中所创造的效益仅次于畜牧业。但是,深圳果农一直未能摆脱“小年欠、大年忧”的局面。
深圳农业局的官员介绍,政府也对荔枝保鲜问题做过努力,曾经悬赏200万元,准备一举攻下荔枝保鲜难题,但终究未果。今年农业局原计划组织人力开拓华中市场,但华中地区的水灾让新市场开拓落空。
据了解,山东寿光今年为了给蔬菜找销路,山东省特意为寿光蔬菜举办了“中国(寿光)国际蔬菜博览会”,并且由政府出面到港举办推介活动,希望加大蔬菜出口量。看来在荔枝的保鲜研发投入、出口及供销信息和市场开拓方面,深圳市还有很多工作可做。
中国已经加入世贸组织,在农业问题上,世贸组织是有例外条款的,允许进行农产品补贴。进入21世纪后,美国的农业出口战略中也有一条很明确,即保证出口渠道的畅通包括市场信息收集和发布以及提高运输效率等,同时加大国外市场开发方面的投入。这说明美国对重点农产品不仅实行补贴,而且还提供一系列配套服务。
发展比较优势农产品是中国农产品的竞争力所在,水果、蔬菜、鲜花等具有劳动及技术的双重密集性,也是今后中国农业发展方向所在。
看来深圳荔枝中蕴涵的意义重大:如何解决丰产不丰收的问题,已经不仅仅关系到农民的利益,而是关系着中国农业的未来。
 - 【 关闭本页 】
 
- 点击排行
 
- 深圳荔枝和陕甘苹果的命运
 - 时间: 2002-06-27 09:08:00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深圳商报》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