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排行
  •   
  • 打品种牌不灵 品牌荔枝呼之欲出
  • 时间: 2002-06-28 08:27:14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南方日报》    点击:
  • 在一片烂市的声音中,广东省新兴县的文锦荔枝“坐”上了开往上海的飞机。数小时后,这批荔枝就摆上了上海家乐福超市的货架。惠阳的荔农只要加入当地的水果协会,荔枝的品质达到标准后,就可冠以“绿萌”商标卖个好价。而早在5月,深圳西丽果场的“状元红”就已空运德国……

    但是,堪称世界荔枝主产区的广东,其产品往往拖着泥巴带着枝叶,缺乏商标和品牌。省农业厅有关人士说,今年以前国内普遍认可的名牌荔枝仅有根子镇白糖罂荔枝和叶海牌荔枝。省农科院果树所荔枝研究室向旭博士认为,没有固定的品牌,没有可靠的质量,卖完就算,容易导致随意压价、恶性竞争行为滋生。而有了品牌,一个维系荔枝生命线的产业链就有了落足点。

    名牌荔枝价格坚挺

    在广州南北水果批发市场,桂味荔枝最便宜的1公斤只卖4元左右,黑叶、白蜡荔枝最低卖到1·4元1公斤。但是,根子白糖罂荔枝在高州的批发价每公斤10元,叶海牌荔枝在北京照旧可以卖到24元1公斤的好价钱。

    由于市场缺乏品牌荔枝,不少人买荔枝就只有挑品种,但是糯米糍、妃子笑到底有什么不同,桂味是深圳的好还是广州的好,一般消费者也不清楚。荔枝丰产但买不到好荔枝成了很多消费者的难题。

    早在1997年,“中国荔枝大王”叶钦海就给荔枝注册了叶海牌商标。叶说,他当时是这样想的:有了品牌,才可以从管理上进行规范;如果没有品牌,在推销产品时只能推荐品种。大家都叫妃子笑,而且互相压价、拼命压低成本,到最后只能是傻笑了。  

    品牌使产业链延长

    实际上,所有农产品都存在一个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问题。品牌的树立是其成熟度的集中反映。有了荔枝品牌,不仅荔枝本身好卖,以品牌运作的深加工也相对容易得多。

    向旭博士说,澳大利亚虽然荔枝产量远远低于我国甚至广东省,但他们的品牌荔枝使其形成了一套有序的生产、加工、销售的网络。果农收获荔枝后,并不直接拿去销售,而是由统一的荔枝协会加以收购并进行销售、加工,同时把信息反馈给果农。这样使得经销商、加工商和果农之间在经济关系上也建立起持续并且长期的联系,同时由于风险各自分担,整个市场布局也就比较合理。

    许多农业专家指出,广东省茂名、从化等地实际上也具备了发展品牌荔枝的条件。目前,从化市已被评为全国出口园艺(果)示范县(市)、全国无公害水果生产示范基地、广东省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基地、以荔枝为龙头的农产品推广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从化的华隆果菜保鲜技术还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华隆果菜保鲜公司等企业,正在源源不断地将其荔枝等农产品空运全国甚至世界各地。从化市农业局有关负责人说,在不远的将来,从化将出现真正名牌荔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