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在农业厅了解到,去冬今春,全省签定的放种和保价订单,瓜菜为104万吨,水果为75万吨。
104万吨瓜菜订单,必须先由放种商提供一笔种子、化肥等生产资料的资金,这个数目是巨大的,而这笔资金的付出,正说明我们“订单”已经发展到了实际运作阶段。据市场经济与信息处处长蔡章焕介绍,1998年、1999年的最初两年的“订单?,多是停留在口头协议,或者仅是没有太多约束力的文字协议,客商没有订金付出,大多只是一个意向。从去年开始,我省开始大力剔除订单“泡沫?,一般只签订放种和保价订单。“为什么2001年签的合同比2000年的少了很多,原因是2001年冬交会,我们完全摒弃了协议合同,仅计算了放种和保价订单。”蔡章焕说。尽管订单农业目前还存在不少问题,但从这个意义上说,订单也呈现出逐年规范的趋势!
“不能把农业订单简单的类同于工业订单看待,农业生产因周期长,受自然灾害等因素制约较多,蔡章焕说,“在执行合同时,要按质量标准进行。农民存在着一种观念,认为合同签了,只要是地里种出来的东西,就得全部收购。地里种出来的只是产品,产品与商品是两码事,农民要有质量意识。达不到标准,或者不按合同上市,客商可以不收。?
放种和保价订单暴露出的问题,蔡章焕说,一是一些地区领导急于求成,为求政绩,不顾村民的思想能不能通,大规模地签下订单;二是某些干部“省时省力?,不做耐心细致的调研;三是政府越俎代庖,代农民签下合同。其实自己根本承担不起责任的。“2001年冬交会,我们杜绝政府代农民签合同,但是在实践中,还是有基层政府干了这样的蠢事。?蔡章焕说。
“1998、1999年,根本没有什么人打官司,2001年有人因为订单打官司。打官司,这是件好事呀,这说明我们的订单进入了法制化的轨道,订单农业上路了!我们有希望了!”蔡章焕激动地说。
有关人士认为,当前订单农业出现的种种问题,是前进当中出现的波折。在波折中人们对订单的认识越来越清楚。今后,要提倡以经济人为主,与农民直接签定合同,或者让外地的档口老板与我们的龙头企业、代理人、经济人直接签合同。
- 【 关闭本页 】
- 点击排行
- 省农业厅:订单农业渐入正轨
- 时间: 2002-06-03 11:27:49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海南日报》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