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方都谋求利益最大化的商业交易中,仅靠诚信的道德机制来约束是不够的(就我国目前的信用机制而言),当既得利益远大于违约成本时,任何人都会选择违约。这一次,椒类价格低迷,市场价格远低于订单约定的保护价,客商收购越多赔钱越多,所以他们利用合同漏洞逃避履约;但反过来,当市场价远高于订单收购价时,也出现过农民逃避履约的案例,在这个意义上,农民与客商所面临的违约风险是均等的。
所以,我觉得更应强调用“市场?的手段来完善订单农业。
用市场手段完善订单农业首先需要一个农产品订单的交易平台。这样的市场至少要有三个基本功能:一、确保足够的交易量,能够维持农产品订单的流动性;二、有规范的监管措施能够保障在市场上的订单交易的公正性;三、实行一系列的教育、广告宣传及其它活动,能促进交易者的商业利益及整个行业的发展。
用市场手段完善订单农业还需要对订单产品进行规范。纵观订单农业的签约漏洞,很多都是在农产品质量、规格要求、交货时间等项目的争议,因而有必要从这些方面对农产品订单进行规范。当然,这需要提高农民的种植技术以及成熟的保鲜与催熟技术。
用市场手段完善订单农业最重要的一点是需要引进“投机者”。面对巨大的市场风险,农民和客商既不愿意、也无能力承当,那这种价格波动风险谁来承当呢?
最可行的办法是引进“投机者”来参与农产品订单交易。在农产品上市之前,价格尚不明朗的时候,允许“投机者”进入市场进行买空卖空,以后的价格可能会上涨或下跌,“投机者”也将因此而获得收益或赔钱。这样,农民和农产品客商就可以通过“投机者”的参与来转移风险。
我以上的这些想法,也许会有许多人觉得我是在鼓吹建立一个期货交易所,但正如海南大学的李仁君教授所论:订单农业本质上属于现货交易的远期交易方式。其实,现货远期交易与期货有根本区别,由于我国期货交易的风波不断及政府对期货交易的强力监管,这方面的研究甚少有人公开,而电子商务与远期交易相结合会产生什么样的交易模式,也很少有见探讨,希望能借这个机会与大家在这方面做个交流。
- 【 关闭本页 】
- 点击排行
- 保价“订单”谁来保
- 时间: 2002-06-03 11:28:34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海南日报》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