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排行
  •   
  • 入世后海峡两岸橡胶工业经贸合作展望
  • 时间: 2002-06-07 08:35:18    作者: 中国橡胶工业协会秘书长 范仁德    来源: 中国橡胶工业协会    点击:
  • 应台湾区橡胶工业同业公会邀请,中国橡胶工业协会赴台湾考察团于2002年3月12日至3月21日,对台湾橡胶工业进行了考察,并举办海峡两岸橡胶工业洽谈会。

    代表团首先访问了台湾区橡胶工业同业公会,并在台北和台中分别举办了海峡两岸橡胶工业洽谈会,共有50多位台湾橡胶企业负责人出席。

      参观访问的工厂有荣积工业(废橡胶热裂解)、中光橡胶(汽车橡胶配件)、三贸公司(轮胎机械)、协机公司(高压钢丝胶管)、必丕志公司(白炭黑)、东毓公司(橡胶机械)、

    三五公司(橡胶V带和输送带)、新永全 公司(橡胶输送带)、茂顺公司(油封)、建大公司(轮胎)、凯统公司(橡胶机械)、有为公司(轮胎机械)、哗中公司(检测仪器)、优品公司(橡胶防老剂)、台橡公司(合成橡胶)、中橡公司(炭黑)等16个企业。

      另外还参观了新竹工业园区和高雄港。

      这次台湾之行,由于接待单位台湾区橡胶工业同业公会作了精心安排,并派专人陪同全程访问,所到之处受到热情欢迎,都是主要负责人出面接待,全面介绍情况,业务交流和参观比较开放,对此我方人员都感到很满意。

      我方参加企业有轮胎厂、管带厂、制品厂、再生胶厂、橡胶助剂厂等,人员都是工厂领导,来台湾前都有所准备,有的已经有业务往来。在台访问期间,大家都能积极开展工作,感到收获很大。例如南通回力再生胶公司,原来与台湾建大等轮胎公司在大陆的公司就有再生胶供货关系,这次访问期间通过访问建大、华丰等轮胎厂,加深了关系,扩大了贸易量约1倍。单县有机化工厂、阳谷华泰化工有限公司等通过访问,也扩大了贸易合作。

      大家认为,通过访问考察,对台湾橡胶工业有了全面的了解,对部分台湾工厂先进的工艺技术、管理经验以及环保措施有了深刻认识,有力地促进了海峡两岸橡胶工业的经贸合作关系。

      一、 台湾橡胶工业概况

      1、原材料

      台湾每年消耗橡胶约40万吨,其中天然橡胶约10万吨,合成橡胶约30万吨。台、湾不产天然橡胶,全部进口,合成橡胶年产量约47万吨,除自用外,其余出口。炭黑年消耗约10万吨,台湾唯一的炭黑生产厂中橡公司年产炭黑约11万吨,自给有余。

      2、产值

      2001年橡胶工业总产值575.5亿新台币,比上年减少7.41%。其中轮胎(包括汽车轮

    胎、摩托车轮胎和自行车轮胎)241.2亿新台币,比上年减少5.60%,胶鞋5.6亿新台币,比上年减少43.42%,工业用橡胶制品92.6亿新台币,比上年减少16.05%,其他橡胶制品236.1亿新台币,比上年减少3.96%。

      3、产量

      2001年汽车轮胎产量1632.7万条,摩托车轮胎1001.4万条,自行车轮胎2790.1万条,胶管4905.6万米,比上年均有所减少。

      4、内外销产值和进出口

      台湾橡胶工业外向型特点显著,内外销产值基本上约占50%。2001年外销产值309.1亿新台

    币,内销产值275.6万新台币。其中轮胎外销产值79.9亿新台币(1054.3万条),内销产值86.3亿新台币(615.9万条);摩托车胎外销产值12.6亿新台币(470.2万条),内销产值9.92亿新台币(537.1万条);自行车胎外销产值9.76亿新台币(1648.5万条),内销产值6.45亿新台币(1274.2万条);胶管外销产值1.60亿新台币(999.5万米),内销产值8.91亿新台币(3914.2万米)。

      2001年台湾橡胶及制品进口额为163.8亿新台币,出口320.7亿新台币。从进出口来看,台湾橡胶工业的外向型特点更显著。

      二、 台湾企业的工艺技术及管理特点

      通过访问考察,感到台湾橡胶企业有以下工艺技术及管理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1、 轮胎热裂解工艺技术

      位于台北县瑞芳镇的荣积工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从美国引进废轮胎热裂解装置,经过不断改进,该装置目前达到年处理废轮胎能力30000吨,整个废轮胎先经过破碎机成为块状,然后进入裂解炉,最后获得重油、煤气、钢丝、炭黑和活性炭,目前炭黑已经卖往大陆,活性炭可以用于制造手机电池。热裂解是最彻底的废轮胎回收利用方式,20年前在美国就有报道,这种方式可以将废轮胎吃干轧尽,没有第二次污染,是废轮胎理想的利用方式。但是由于炭黑质量以及经济性问题,使这项技术未能广泛推广。荣积工业经过改进的废轮胎热裂解装置在这方面均有所进步,因此备受关注,据说已经转让日本一套装置。随着中国废橡胶的不断增加,将来也存在采用废轮胎热裂解装置可能。

      2、 TPX包覆硫化高压钢丝胶管

      协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苗栗县)是台湾唯一一家生产高压钢丝胶管的工厂,年产高压钢丝胶管260万米,采用美国编制机,与日本技术合作,生产1?以下高压钢丝胶管。该厂采用的TPX包覆硫化是代替传统包铅硫化的先进工艺,TPX是从日本进口的一种树脂,可以反复使用60次,工艺简单,最重要的是彻底解决了包铅硫化的铅污染问题,是今后高压钢丝胶管硫化的方向。目前在大陆上海橡胶厂也采用这种TPX包覆硫化高压钢丝胶管。

      3、 输送带生产用大型鼓式硫化机

      据介绍, 新永全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南投市)采用的东毓油压工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大型鼓式硫化机是目前世界上最大和最先进的生产输送带的鼓式硫化机,可生产宽1.8米,比较厚的输送带,目前该厂有7台鼓式硫化机。这个信息值得输送带厂家重视。

      4、 经济实用的油压橡胶机械

      东毓油压工业有限公司(台中县)生产的油压平板硫化机、油压注射硫化机、预成型机等,大量在位居亚洲第二大油封厂茂顺油封工业公司使用,机械性能优良,生产的橡胶油封质量上乘,而且设备价格比较低,适合在大陆应用。

      5、 橡胶助剂造粒和环境治理

      这次考察访问的橡胶助机厂是优品化学公司,年产橡胶防老剂和防臭氧剂4000吨、销售额2500万美元,工人仅24人,基本上靠电脑自动控制。产品都进行造粒,该厂在江苏丹阳设厂,专门购买大陆厂家橡胶促进剂,进行造粒后销售。该厂非常注重环境治理,投巨资进行废气和废水治理,效果显著,在场区闻不到任何异味。

      6、 在工艺技术和管理方面注重与世界知名公司合作

      台湾橡胶工业以日本统治时期的基础逐步发展起来,后来又注重与美国进行技术合作,并经过自己的消化吸收,形成了具有台湾特色的橡胶工业体系,台湾橡胶企业与日美技术合作情况见下表。

                台湾橡胶企业与日美技术合作情况表

    企 业 合 作 公 司(国家) 产 品

    泰丰轮胎公司

    正新橡胶公司

    建大工业公司

    华丰橡胶公司

    台湾普里斯通公司

    台湾固特异公司

    全兴油封企业公司

    中台橡胶公司

    台裕橡胶公司

    亿全橡胶公司

    台湾华尔卡工业

    厚生公司

    协机工业公司

    台橡公司

    中橡公司

    南帝化学

    优品化学公司

    国联矽工业公司

    必丕志公司

    国成工业公司

    住友橡胶(日)

    东洋橡胶(日)

    石桥(日)

    住友橡胶(日)

    石桥(日),股份80%

    固特异(美)

    NOK Corp(日)

    旭化成(日)

    丰田合成(日),股份45%

    滚华护膜工业(日)

    パルか-工业(日),股份55%

    凡丸山工业(日)

    横滨橡胶(日)

    固得里奇(美)

    宇部兴(日)

    大陆炭(美)

    固得里奇(美)

    瑞翁(日)

    尤尼劳尼尔化学(美)

    迪高沙(德)

    PPG公司(美)

    日本合成橡胶(日) 轮胎

    轮胎

    轮胎

    轮胎

    轮胎

    轮胎

    橡胶油封

    工业用橡胶制品

    工业用橡胶制品

    工业用橡胶制品

    工业用橡胶制品

    一般制品

    胶管

    SBR

    BR

    炭黑

    NBR

    合成胶乳

    橡胶助剂

    白炭黑

    白炭黑

    混炼胶

      这次访问的中橡公司和台橡是典型的对外合作的代表, 中橡初期与大陆炭合作建立炭黑厂,目前年产50万吨,其中台湾11万吨,在大陆并购马鞍山和鞍山炭黑厂,生产量合计7万吨。

      台橡公司和固德里奇合资建厂,目前SBR 和BR产能21.62万吨,TPE5万吨。

      7、台湾区橡胶工业同业公会作用显著

      台湾区橡胶工业同业公会是成立于1945年的民间组织,现有会员545家,在台北、台中、台南设有办事处,在台北有公会办公大楼,楼内除了公会办事机构外,还设有台湾区橡胶工业研究试验中心。橡胶同业公会的职能除了橡胶工业的统计、调查、技术培训、质量检测、标准制定外,在加强台湾与外部橡胶工业经贸合作方面起了重要作用,例如过去与日美的合作,目前与大陆的合作,都取得显著效果,推动了台湾橡胶工业的发展。中国橡胶工业协会与台湾区橡胶工业同业公会建立了定期互访交流关系,这几年你来我往,活动频繁,促进了两岸橡胶工业的经贸合作,受到两岸橡胶界的好评。

      三、 前海峡两岸橡胶企业经贸合作现状

      目前海峡两岸橡胶工业经贸合作形式主要是在台商在大陆投资建厂、橡胶设备出口大陆,大陆橡胶助剂等出口台湾等。

      1、台商在大陆建厂情况

      大陆改革开放以来,几乎大部分台湾主要橡胶及关联企业都陆续在大陆投资建厂,据了解,目前为止部分在大陆投资建厂情况见下表:

    公 司 名 称 建 厂 地 点 产  品

    正新橡胶工业股份公司

    建大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华丰橡胶股份有限公司

    南港轮胎股份有限公司

    泰丰轮胎股份有限公司

    安固橡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立新橡胶工业股份公司

    顺东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台湾集资公司

    金嘉锌股份有限公司

    元吉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大伦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连福橡胶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力而大橡胶工业股份公司

    中光橡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精元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东毓油压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茂顺由封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优品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台橡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合成橡胶股份有限公司

    三五橡胶股份有限公司

    厦门和昆山

    深圳和昆山

    常熟

    张家港

    南昌

    张家港

    太仓

    广东省东莞

    广州

    天津

    福建省漳州

    天津

    天津

    广东中山

    天津、福州

    上海

    宁波

    昆山

    江苏省丹阳

    南通

    马鞍山市、鞍山市

    无锡

    轮胎、摩托车胎和自行车胎

    轮胎

    轮胎

    轮胎

    轮胎

    轮胎

    轮胎

    轮胎

    轮胎

    自行车轮胎

    橡胶球

    气球

    防震接头

    O型圈

    汽车橡胶零件

    橡胶轮胎机械

    油压平板、橡胶注射机

    橡胶密封圈、密封条

    橡胶促进剂

    丁苯橡胶

    炭黑

    橡胶V带

      实际上,台商以不同形式在大陆设厂远远不止以上这些。

      2、台湾橡胶机械出口大陆情况

      台湾橡胶工业与国际接轨较早,在自身发展过程中,注重消化吸收国际橡胶工业先进技术和设备,逐步形成了具有台湾特色的完整的橡胶工业体系,特别是台湾的橡胶机械先进、实用、经济,不仅适用于台湾,而且也适用于大陆,例如摩托车胎制造设备、V带制造设备、油压平板硫化机、油压注射硫化机等,最近也开始制造一些大型、高自控水平的橡胶机械,例如大型鼓式硫化机等。现在已经有不少摩托车胎制造设备、油压注射硫化机出口大陆。

      3、大陆橡胶原材料进入台湾

      两岸入世后,台湾方面宣布除了帘帆布外,大陆产大部分橡胶用原材料都可以进入台湾,这为大陆橡胶用原材料进入台湾提供了条件,实际上台商在大陆的橡胶厂早已大量使用大陆原材料,为台湾工厂使用大陆原材料奠定力了基础。

      四、今后海峡两岸橡胶企业经贸合作现状的建议

      大陆和台湾地橡胶工业经过不同的发展历程,各自形成了不同特点的工业体系,在世界橡胶工业中都占有一定地位。在日本投降后,由于拆除工厂搬迁设备,台湾原来的橡胶工业破坏很大。50年代在老一辈橡胶业主的艰苦努力下,橡胶工业逐步恢复,同时大力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原材料以及人才,开发新产品,拓展对外贸易,到60年代末建立了橡胶工业基础,并逐步形成了具有台湾特色的完整的橡胶工业体系,进而成为世界橡胶工业中的一个重要生产基地,涌现了一批世界知名的橡胶企业。现在台湾橡胶界执掌企业的负责人,大多是留学回来的第二代人,他们年轻、文化程度高、阅历广、懂英语和日语、懂业务、懂管理,与海外有广泛联系,面向国际市场,实行全球经营,台湾的橡胶工业与世界很近。但是台湾橡胶工业原材料和人工费用较高,产品竞争力较差,两岸入世后,大陆橡胶产品的进入成必然趋势,台湾橡胶产品在本岛的市场将愈来愈小。

      与台湾橡胶工业相比,大陆橡胶工业前期发展较慢,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整个经济的发展,通过引进技术、设备和资金,自主开发,逐步形成完整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橡胶工业体系,进而成为橡胶消耗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橡胶工业大国,同时由于大陆原材料和人工费用较低,逐渐成为世界最大的橡胶产品加工基地,另外大陆也将是世界橡胶产品的最大市场之一。但是大陆橡胶工业高新技术应用较慢,新产品开发能力较差,国际市场有待于进一步拓宽。

      两岸橡胶工业,各具特点,优势互补,入世后两岸橡胶工业必须合作,才有可能实现双赢,共同发展。

      1、继续加强两岸橡胶行业的交流

      两岸橡胶工业交流在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和台湾区橡胶工业同业公会的共同努力下,取得好的效果,今后要提高交流的范围和深度。台湾区橡胶工业同业公会将组团参加今年11月在上海举办的国际橡胶工业新技术展览会,届时两会将组织两岸橡胶工业洽谈会。

      2、继续吸引台湾资金和技术

      过去台湾的资金和技术进入主要在江浙沪地区 ,像昆山等成为台资橡胶企业的集中地今后应通过政策,吸引台商到西部投资建厂。

      3、引进台湾先进的技术和设备

    台湾制造的轮胎生产线、摩托车胎生产线,密封条、密封圈生产线技术及设备等实用、经济,适用大陆,可作为大陆企业的选择之一。

      4、大陆橡胶产品进入台湾

    大陆橡胶产品在质量和价格上有一定竞争优势,两岸入世后,有望进入台湾市场。

      5、扩大大陆橡胶原材料进入台湾

    大陆橡胶助剂、再生胶、胶份等原材料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价格较低,在台湾市场上有竞争力,而且台湾产品产量逐年减少,大陆产品有望大量进入台湾。纤维骨架材料今后也有可能进入台湾。

      6、大陆先进的成套技术和设备进入台湾

      大陆的废橡胶处理制造胶粉和再生胶的设备和技术等居世界先进水平,台湾废橡胶较多,而且再生胶和胶粉有一定市场,进入台湾大有希望。

      7、 加强两岸橡胶行业的科技合作

      大陆橡胶研究院所较多,而且设施较齐全,台湾橡胶研发能力和人才有较强优势,两岸可根据大陆市场需要,选择产品或课题进行研发合作,必有成效。

      8、 两岸合作开拓国际橡胶市场

    大陆橡胶产品和原材料等质量和价格竞争力较强,台湾具有世界销售网络,两岸橡胶界合作开拓世界市场,将使双方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