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份国内汽、柴油价格普遍跌落,中石化、中石油两大集团联手推价对市场作用并不大。记者日前获悉,国家经贸委要求两大公司第三季度将原油加工量调减260万吨,以达到限产保价的目的。但有关专家称,要使成品油价格在真正的竞争中体现供需关系,长远来看,减产只是权宜之计。
国家经贸委要求两大公司将第三季度的原油加工量在原有基础上调减260万吨,降幅为4%-5%。其中,中石化第三季度原计划加工2900万吨,现要求下调160万吨,降幅约为5.5%,中石油则下调100万吨。
中石化本月计划加工原油880万吨,比原来920万吨的加工计划减少了40万吨,表明减产调整已在实施中。对此,有关专家分析,6月初部分地区由于雨季,汽、柴油需求并不见增长,价格开始有小幅回落。随后,全国范围内价格普遍跌落。预计7月份,成品油市场仍将是供大于求的局面,因此,价格几乎不会有回升。
我国原油产量居世界第五位,但加工量和消费量却都排在第二位,因此,一方面我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另一方面也出现加工能力过剩的现象。国务院发展经济研究中心的徐东华认为,减产虽然能起到护价的作用,但并非长久之计,客观上使更多的加工装置闲置,造成资源浪费。与国际市场相比,目前我国的油价还是高很多,从企业角度讲,供大于求也会使成品油价格持续跌落。因此,企业应该改换先进的大型加工装置,在服务上多下功夫,适当的时候还可以通过“封井、封关”来调节。此外,国内企业要在真正的市场机制下经营运作,必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合理的市场竞争机制。
- 【 关闭本页 】
- 点击排行
- 石油巨头联手减产干预市场
- 时间: 2002-07-11 07:53:08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亚洲橡胶网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