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垦区干胶生产劳动竞赛实行“五大赛区”、“六大转变”、“百分制考核”的改革,取得良好效果。今年,在继承中创新,对竞赛的组织形式、竞赛内容、考核方法等进行了重大改进。
一、从组织形式看,缩小赛风跨度,赋予其更大的自主权。从地理条件、地域环境出发,把五大赛区调整为八大赛区,既保证各赛区一定的参赛单位,又缩小了赛区跨度,使竞赛的各个方面更具可比性。同时,改变总局党委会直接向基层农场下达干胶产量竞赛指标做法,指标只下达至各大赛区,由各赛区具体分解。指标确定权的下移,加大了寒区组织协调的责任。
二、从竞赛内容看,一是产量指标下达分为竞赛指标和争取目标两大类。竞赛指标为考核指标,争取目标为冲刺目标。竞赛指标的确定,综合考虑各参赛单位的近年产胶平均水平、更新和新增割株等情况以及一定幅度的增长比例,使竞赛指标的实现就如摘苹果一样,要经过努力,跳一跳才能摘到,充分发挥指标和目标的引导作甲。二是部分竞赛项目分值封顶。具体指完整贯彻割胶技术规程、胶工割胶技术、胶园施肥管理和推广新割制四项。个别项目只扣分不奖分。从以往实践看,存在着参赛单位对胶工技术等级把关松紧不同、肥料质量高低有别等情况,实行了项目分值封顶或只扣不奖,可以减少考核中的失衡,强化了项目的质量要求,严格了考核的严密性。
三、从考核方法看,一是实行完成竞赛指标考核和产量递进考核同时进行。以完成竞赛指标考核为主,产量递进考核为辅。产量递进考核以前三年实际完成干胶产量平均数为基数。橡胶生产具有连续性,要鼓励均衡持续发展,杜绝杀鸡取蛋,大起大落。实行产量递进考核还可以对竞赛指标起调节作用,减缓竞赛指标分解时可能产生误差的负作用。二是加大检查评比力度。特别是对完整贯彻割胶技术规程、胶工割胶技术、胶园施肥胶管理的检查,既分上、中、下三种类型现场抽查,又查阅部门、胶厂、仓库、工资表等有关台帐,全面掌握落实技术和管理措施情况,防止报喜不报忧及虚报现象发生。
四、从实践过程看,垦区干胶生产竞赛呈现极好发展态势。一是抓“早”。各赛区、农场普遍注重了冬春管理增加有机肥的投入,防病治病工作到位,加上物候条件好,橡胶长势好,不失时机地向“早”要产量。二是抓“严”。各赛区都制订了严格的竞赛目标和措施以及检查评比办法,对落实技术和管理措施提出明确要求。各参赛农场普遍建立日、旬、月动态分析以及月检查评比制度。开展技术培训、比武、跟踪,提高胶工技术等级和割胶质量。加强岗位长期承包后监督管理,防止短期行为。三是抓“实”。如琼中赛区召开场、区、队、总辅导员、派出所长等领导干部誓师大会和动态分析会,营造出了大干快上夺取历史新高的浓郁氛围。不少农场强化竞赛激励机制,增加奖励资金投入,加大胶工计酬单价倾斜力度,重奖超产胶工和干部。有的农场签订干部联系区队落实竞赛目标责任书,工资与联系区、队、岗位产量完成挂钩浮动。普遍重视抓好“五类树”复割,想方设法提高单位面积、单株产量,挖掘增产潜力。至6月上旬止,垦区干胶产量已达4.8万吨,显现出与上年同比大幅度增长的喜人态势。
- 【 关闭本页 】
- 点击排行
- 今年干胶生产劳动竞赛特点分析
- 时间: 2002-07-19 08:07:21 作者: 林书锦 来源: 《海南农垦报》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