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半年我省水产品总量49?87万吨、渔业总产值38?23亿元,科技进步对渔业新增产值的贡献率达83.26% 
本报讯 (记者侯小健程娇) 最近,文昌市海洋与渔业局承担的百项渔业新技术项目“高口拖网技术推广”通过了省级专家验收。12艘渔船经过5个月的试捕生产,产量、产值均比在同一渔区生产的同类渔船增产60%以上,其中,琼文昌000078号拖网对船最高网产达9000公斤,年获纯利22万元。渔老大感慨地说:“网具改革真神!”
百项渔业新技术的推广,实现了渔业增效,渔民增收。据测算,科技进步对我省渔业新增产值的贡献率已达到83?26%。
省第四次党代会明确提出,把海洋产业作为优势产业做大做强。全省海洋渔业部门认真贯彻党代会精神,再次吹响开发“蓝色聚宝盆”的号角。今年上半年,我省海洋渔业继续呈现强劲发展态势,水产品总量、渔业总产值、增加值、全行业总产值分别达到49.87万吨、38.23亿元、 25.61亿元和45亿元,均比去年同期增长16%。我省还提出力争今年全年水产品总产量达到110万吨,海洋渔业全系统总产值100亿元。
省海洋与渔业厅负责人认为,加入WTO后,我省水产业面临新的挑战,只有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渔业,才能增强海洋渔业发展后劲,实现渔业产业升级。
省委省政府把百项渔业新技术推广计划作为实施“科技兴渔”的重大举措。1998年至2002年,全省共批准实施百项渔业新技术项目100项,省财政安排资金3651万元。至今年6月底止,34个项目已按合同计划完成任务。其中,24个项目获重大突破,“引进南美白对虾原种亲本和种苗繁育项目”、“近海浮绳式网箱养鱼试验”及“高目变水层拖网作业试验”等7个项目获省级科技成果奖。
百项渔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使渔业经济呈持续增长态势,去年,全省水产品产量95.6万吨,较项目实施前的1997年翻了一番。
我省渔业科研部门发挥海南热带海区的南繁优势,致力于优质苗种引种孵化与保种复壮,实施石斑鱼、海胆、军曹鱼、罗非鱼等18个良种繁育项目,全省现已形成年繁育各种鱼虾苗种66亿尾的生产能力,促进了养殖品种的优化与升级。省水产研究所去年开始实施“引进南美白对虾原种亲本和种苗繁育项目”,从美国夏威夷引进1000对原种健康亲本进行种苗繁育。至今年6月底,共孵化出无病毒无节幼体42亿尾,培育虾苗8000多万尾。其中,30多亿尾无节幼体及虾苗已销往岛内外,确保了我省养虾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据了解,农业部最近又批准该所从美国再引进1000对原种健康亲本进行繁育。
捕捞方面,我省先后实施高口变水层拖网作业、六指高目底层刺网试验等21个渔具渔法改革科技项目。其中,高口拖网捕捞试验成功后,分别在文昌、三亚、临高等地普及推广,海捕产量、产值分别提高60%以上;四指高目流刺网具和大小延绳钓捕捞技术的应用,使产量、产值分别增长20%;南沙大网目三重刺网技术的应用,使产量、产值分别增长40%。
通过渔具渔法改革,今年上半年,全省海洋捕捞业新增产量59844吨,新增产值6.12亿元,水产品综合价格7670元/吨,每吨价格较去年增加200多元。
省海洋与渔业厅在抓好现有百项渔业技术项目实施的同时,正积极组织2003年百项渔业新技术的申报工作,已收到申报项目近30项,涉及生态渔业、新品种引进繁育、种质改良和水产质量标准化建设等。
 - 【 关闭本页 】
 
- 点击排行
 
- 科技进步做大渔业"蛋糕"
 - 时间: 2002-07-22 11:07:06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海南日报》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