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下,在安徽省淮南谢家集区,“订单农业”又被注入了新的内容:与农户签合同负责收购产品的既不是企业也不是商家,而是新品种推广单位―――谢家集区科协。因这种“订单”能使农民种植新品种无后顾之忧,被农民亲切地称之为“保险单农业”。
该区唐山镇李咀村康生财就是持有“保险单农业”的农户。6月15日,笔者采访时正遇见他在田间拔草。他介绍说,今年他与区科协签订了试种小麦的协议,小麦亩产达500公斤以上。“有科协的支持,我种植新品种特别放心。”据介绍,去年10月份小麦种植期间,区科协引进了150公斤新小麦原种,准备分发给农民试种,科协还负责收购产品。消息传出,许多农民前来询问,要求试种。康生财是第一个与区科协签合同种植这种小麦的。
过去,区科协推广新品种,常遇到农民怕有风险不愿种的情况。待到别人种后赚了钱,大家又一哄而上,结果不是误了“头班车”,就是盲目跟风造成积压掉价。1998年,谢家集区科协采取包技术、包收购的办法与农民签订合同,使农民种植新品种的热情一下子高涨起来,有力推动了全区农业结构的调整。
在谢家集区,许多农民像康生财一样,手持与科协签订的订单,种植着产量高、价格高的新产品。谢嘴村的邱传富种了4亩新小麦;二道河村的汤传生种植了亩产1500公斤以上的紫罗兰甘薯;北梨园村30户农民集体与区科协签合同种植广西星糯1号玉米200亩;东津村25户农民集体怀揣合同种植无籽西瓜200亩……
自1998年区科协开始与农民签订“保险单合同”后,农民既不承担风险又享受着高科技农业带来的高收益,大受群众欢迎,许多农民主动到区科协要求试种新品种。6月15日笔者采访时,谢家集区科协主席陈光拿出才引进的新品种东方黑根(萝卜)、五彩番茄的种子和资料说:“这两个新品种到我手中才一天,已有5个农民来要求试种了。”
- 【 关闭本页 】
- 点击排行
- 淮南出现新型“农业订单”
- 时间: 2002-07-03 08:19:10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智农通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