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排行
  •   
  • “会员制”为传统交易带来质的飞跃
  • 时间: 2002-07-09 08:15:31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智农通    点击:
  • 引入国际惯例 市场增添活力

    在北京市加大对农产品批发市场改造、调整的关键时刻,北京京南农副产品交易中心跳出那种圈地收费、散户交易的批发市场模式,通过实现会员制、拍卖制和网上交易等,构建了一个国际化的农副产品交易平台,开创了中国农产品交易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先河。

    北京京南农副产品交易中心是目前我国第一座最新型的农副产品交易中心。与众不同的是,这里的农产品交易是在庞大的类似股票交易大厅的市场信息管理中心完成的。在京南交易中心,记者见到,在整洁宽大的货仓里,码放的是按统一的等级标准装箱的蔬菜、肉类、水果、粮油和花卉。由于中心实行了会员准入制,在交易厅内,我们只能见到卖方会员、农产品经纪人、买方会员代表,而不是普通消费者的身影。与其他一些批发市场相比,这里没有嘈杂的讨价还价声,没有拥挤混乱的场面。大宗的农副产品以期货、现货交易在交易厅内、在网上紧张地完成了一桩又一桩的大额交易。

    京南农副产品交易中心虽然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已有60家固定客户。这些来自全国四面八方的商家,带来了各地的优质农产品:吉林长白山的木耳、松子;天津的水产品;海南的水果;山东的无棣冬枣;辽宁的大米,还有北京人熟悉的平谷果蔬、古船面粉、绿色色拉油。一位从事水果生意的新加坡客商过去每年到中国采购冬枣,时常碰到品种质量得不到保障的问题。去年,这位外商改从中心进货,发现产品质量大为改观,短斤少两问题也得到了解决。去年他共进了60吨山东大枣,运到新加坡赚了一大笔钱。今年,他又在中心进了600吨冬枣。他说,京南交易模式与国际接轨,给客户带来很大的实惠和便捷。目前,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地的商贸公司已经进驻交易中心,外商开始与“中心”签订大额订单。为适应和扩大对东南亚农产品的出口,交易中心应新加坡的要求,在新加坡筹建了进出口公司。

    京南交易中心用会员制方式为买卖双方制定了准入标准,以确保双方交易的顺利进行。即供货方必须有较高的资信度,拥有的资产达到市场协会规定的限度。同时,它要有提供大批量、高质量、低价格、多品种产品的能力。需货方则必须是做大宗买卖的买主。交易中心不搞零售业务。作为供需双方代理商的经纪人必须是有经验的专业人士,要有固定的客户关系。市场采取现代的“市场定价系统”保证了公平价格的形成。该市场在交易中采取了委托拍卖制,产品生产者或经销商只能将出售的商品信息输入到市场的电脑信息服务网络,由电子报价系统公开标价拍卖。成交后,市场向生产者、销售者收取佣金。虽然这里见不到普通消费者,但这种国际通用交易形式,能够从真正意义上保证普遍消费者的利益。消费者买商品最关心的是质量和价格。会员制对产品质量起到一种制约的作用,入会有信誉基金、违规者会被剔除其会员资格,并没收信誉基金。在这种制度下,假货很难出现,即使有假货进来也容易发现。因为每一宗商品、每一个交易环节都登记在案,容不得商家半点做假。交易中心的商品价格也不高。如40家生产鲜花与水果的港商都是中心会员,由于少了中间商,“中心”把港商的第一手价格让利给老百姓。京南的规范操作最终的结果是期货交易,固定的买主找固定的卖主,两者之间建立起良好的信用关系,形成固定的流通链。而传统的批发市场中单个生产者的摊位、买主和卖方一对一的现价、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交易方式往往是孳生假冒伪劣商品的温床。不从源头上、体制上杜绝,仅靠打假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京南交易模式给农产品批发市场及其他商业批发市场起到了示范作用。

    事实上,现在国际上很多国家的一级批发市场都有一套成熟的运作模式。在规范的一级批发市场里,价格的制定不是通过对手交易的讨价还价,而是用拍卖方式,货物根据质量分出等级。我国批发市场与国际接轨,就必须尽快采取这种公开、透明的买卖方式。

    业内人士认为,京南交易模式蕴含着批发市场将面临一场变革,有的批发市场将被淘汰出局,有的批发市场亟待升级换代。最终,一批真正与国际接轨的新型批发市场必将替代传统的批发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