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岭南佳果”荔枝遭受滞销跌价的“滑铁庐”之后,另一种南方水果龙眼在市场再蹈覆辙:记者在广西水果大县北海市合浦县了解到,这个县今年生产的1.4万吨龙眼,甫上市即遭遇滞销“冷局”,大部分仍“待字闺中”,无人“求聘”。
这些基本还挂在200多万株果树上的累累果实,现在更像一颗颗石头压在果农心上。这产量达1.4万吨的龙眼,如果按每人5公斤分摊到合浦县82万人口头上,只能消化4000吨,还有1万吨要靠外销。
但到目前为止,大部分的果场都没有大宗生意的买主问津。这与龙眼的品质无关,合浦县的龙眼都是两广地区公认的良种“石峡”和“储良”。一位拥有200亩龙眼果场的场主说,现在是买方市场,去年以前一直有人上山定购,批发价最高曾卖到每公斤20元,现在只好自己找买主,卖4元钱对方还嫌贵。
令果农们心焦的是,随着越来越多的龙眼收摘上市,价格还在进一步下滑。据了解,10天前,头一批龙眼上市时,批发价还能卖到每公斤10元左右。
合浦县今年挂果的龙眼大部分是1996年左右种植的果树。县里一位干部告诉记者,当时县里提出“山上造一个合浦”,搞种植水果大会战,每个乡镇都定有种植指标。
也许正是有当年这种大规模“政府行为”作比较,许多果农把龙眼滞销归咎于政府不重视水果促销,“他们只管发动种,却不考虑水果多了卖给谁。”县里虽然有一个“县农副产品流通中心”,但一个持有这个“中心”聘书的果场场主告诉记者,这一机构一无经费,二无场地,三无正常开展的活动,对水果流通根本起不了作用。
像荔枝一样,龙眼同样存在保鲜问题,不适宜长途运输,来不及处理,很快就会枯瘪。加工过的干龙眼在中药里称为“桂圆”,是民间公认的滋阴补气的食品,但合浦及周边地区都没有一家像样的加工厂。
果农告诉记者,龙眼收摘期只有40天左右,到8月10日结束。开头是西瓜,随后是荔枝,现在轮到了龙眼,今年接二连三的市场遭遇,使他们不知道,什么时候农产品才能走出这种“丰产不丰收”的怪圈。
- 【 关闭本页 】
- 点击排行
- 龙眼再遭冷遇 农产品何日“丰产又丰收”
- 时间: 2002-07-09 08:16:45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智农通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