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城挂绿10颗拍出131·5万元,其中一颗竟拍出55·5万元,可谓一拍惊天下,既创出吉尼斯纪录,更使增城“荔上添花”荔誉四海。不知是满足于“吉尼斯纪录”的原因,还是担心“可能会沾上商业炒作的嫌疑,变成商家的广告秀”,广东省增城市有关部门“更倾向于2003年停办荔枝拍卖会”。
也许,增城方面想的是“见好即收”,不要再为难自己;也许,考虑到自然界、商界变数多,担心“荔拍”成“流拍”;也许,担心商业炒作误导消费者等等。总之,增城方面的出发点也许是好的。但是,笔者在“也许”的背后,似乎也隐隐约约看到一只“权力之手”在操作。众所周知,荔枝是商品,拍卖也是商业行为。荔枝进入市场,拍卖也进入市场,拍卖荔枝似乎天经地义,“合时合候”,合法合理。更何况是有400年历史的增城挂绿。即使增城挂绿在明年的拍出价格比今年的“吉尼斯纪录”“严重缩水”,或比2001年的拍卖价“大大缩水”都是正常现象。市场价有起有伏,有高有低,人们对此已司空见惯,完全理解。即使出现“商业炒作”,即使出现拍卖会演变成“广告秀”也不可怕,拍卖市场会逐步趋向成熟,只要有关部门(主要是工商部门)加强监督,所担心的误导和炒作也会得到排除。
因此在“荔拍”可能成“绝唱”的背后,笔者担心的倒是人为的干预。人为干预市场就可能会出现畸形:不是空前爆胀,就是空前冷淡。而今,“荔拍”亦不独是增城的专利,在广东阳东,今年有700年历史的3棵“荔王”,3000公斤荔果拍出价为31·4万元,每公斤不过100元。与增城天价相比确实有“天壤之别”,但不要紧,只要市场继续发展,拍卖价会趋向成熟。因此,正确的思路应是顺其自然,实行“政商分开”,商品需拍卖就由企业决定,政府超脱为上策。
- 【 关闭本页 】
- 点击排行
- “荔拍”停否,宜由市场说了算
- 时间: 2002-07-09 08:17:47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南方都市报》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