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排行
  •   
  • 央行二季度报告:金融机构持大量低利率国债隐含风险
  • 时间: 2002-08-02 08:21:22    作者: 李卫玲    来源: 《国际金融报》    点击:
  • 国债利率的不断下行,会使金融机构风险日趋积聚,并对今后金融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的经营状况产生不利影响。这是中国人民银行2002年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的一个结论。

      8月1日发布的这项报告认为,总体看,今年上半年货币供应量平稳增长,金融机构贷款逐步增加,信贷结构继续改善,贷款效益有所提高,国际收支状况良好,金融运行稳定,货币信贷增长与经济增长总体相适应,达到了预期调控目标。

      这份报告中同时显示,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中国低利率、鼓励个人住房信贷、增加房地产开发企业信贷等支持房地产业发展的各项货币政策不会改变。但要防止在房地产业高速发展的过程中滋长经济泡沫。

      报告分析,国债利率节节走低是银行资金宽松、金融市场投资品种单一和银行经营压力所致。到2002年5月末,金融机构持有国债9367亿元(不含财政对商业银行发行的2700亿元特别国债),比上年末增加1022亿元,增长12.2%;占国债市场总量的比重为56.7%,较上年末上升3.3个百分点;占其资金总运用的比重为5.5%,比上年末上升0.3个百分点。

      其中,商业银行持有国债达8291亿元,比上年末增加936亿元,增长12.7%;占全部国债市场总量的比重为50.2%,比上年末上升3.1个百分点;占其总资产运用的比重为6.3%,比上年末上升0.4个百分点。这表明,目前金融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持有大量国债、持有比重继续扩大的同时,也成为国债市场上最主要的投资者。

      报告进一步分析,金融机构增加国债投资,从支持积极的财政政策,改善资产结构,降低贷款经营风险,加强流动性管理方面看是有利的。但是,国债利率的不断下行,也使金融机构风险日趋积聚,会对今后金融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的经营状况产生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