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排行
  •   
  • 橡胶工业2001年运行状况及2002年预测
  • 时间: 2002-08-21 10:13:04    作者: 鞠洪振    来源: 《中国橡胶》    点击:
  • 2001年是国家实施“十五”计划的开局之年,橡胶行业在历经两年的亏损后,终于走出低谷,整体扭亏,这就为橡胶行业在“十五”期间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2001年生产经营状况

    纵观去年的情况,面对国际环境变化、出口下降和国家积极扩大内需拉动消费、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西部大开发的形势,行业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做文章,积极贯彻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十五”计划的要求,坚持抓好调控产品总量,继续推进产品结构调整,努力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促进产品竞争力的提高,倾全力抓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2001年橡胶工业主要产品生产,按市场需求有增有减

    表1 2001年主要橡胶产品质量

    产 品 2001年 2000年 同比,%

    轮胎,万套 13356(8377) 12339(8561) 8.24(-2.14)

    其中:子午胎,万套 3919(3007) 3413(2935) 14.83 (2.45)

    自行车胎,亿条 2.75 (2.1) 2.74 (1.82) 0.73 (15.38)

    输送带,万平方米 7246(4129) 6241(3702) 16.1(13.97)

    胶管,亿标米 2.11(0.27) 1.87(0.22) 12.8(22.7)

    三角带,亿A米 6.37(3.64) 6.13(3.49) 3.92(4.3)

    胶鞋,亿双 8.08(3.29) 8.04(3.05) 0.5(7.87)

    炭黑,万吨 76.36(48.43) 67.35(40.98) 13.38(18.18)

    助剂,万吨 14.04 12.97 8.25

    注:①轮胎产量中包括部分摩托车胎产量;

    ②炭黑中含白炭黑产量;

    ③括号内数字为中国橡胶工业协会会员单位统计数。

    据协会统计,2001年,橡胶工业的主要产品除轮胎外,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但产品结构有明显的变化。子午线轮胎比上年同期增长2.45%,特别是全纲载重子午胎增长34.68%,而斜交胎的产量下降;适应世界自行车胎彩色化潮流和国内自行车厂家的要求,彩色自行车胎产量增长21.67%,占自行车胎产量的21.08%;胶管、胶带行业中钢丝编织胶管、钢丝绳带、PVC、PVG整芯带的增幅超过30%,而普通棉帆布带的产量下降10.85%。面对入世对传统产业带来的挑战,胶鞋行业中的优势企业,纷纷在提高产品竞争力上下功夫,产业的集中度有所提高,据统计,行业销售收入前五名企业的产量占总产量的45%。

    2、销售收入稳步增长,行业整体扭亏

    表2 橡胶行业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亿元

    指 标 2001年 2000年 同比,%`

    工业总产值 882.35(445.75) 806.96(421.55) 9.34(5.74)

    销售收入 795.49(417.88) 734.69(384.86) 8.28(8.58)

    实现利润 27.78(7.35) 11.21(-0.13) 147.81

    注:*为中国橡胶工业协会会员单位统计数。

    受汽车工业产量和销售量高速增长的影响(见表3),去年轮胎销势较旺,特别是子午线轮胎,协会会员单位子午胎的销售收入增长18.08%,轮胎总销售率上升0.71%,而且轮胎的销售和出厂价格保持相对稳定。输送带则主要受国家基础建设投资力度大和煤炭工业效益改善的影响,销售收入增长了6.7%。与此同时橡胶用原材料市场宽松,价格持续走低。天然胶国内主产区无大的自然灾害,产量略有增长,2001年生产50万吨。全年天然胶进口98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15%,而橡胶工业耗胶增长有限。合成橡胶一是原材料苯乙烯降价,二是受俄罗斯丁苯胶的冲击,而且进口量比上年同期增长27.38%,达到28.33万吨,所以丁苯胶价格下降较大;顺丁胶虽因丁二烯涨价,但由于橡胶工业总体需求不旺,国内产量增长6%,达到33.4%万吨,进口增加19%,所以涨价余地有限,甚至还有所下降。鉴于上述原因,更加之国家从今年开始免征子午胎10%的消费税,使轮胎行业从前年亏损近3个亿转而去年盈利4个多亿,从而带动了整个橡胶行业摆脱了上年的亏损局面。

    表3 2001年汽车产、销量统计 万辆

    汽车类别 产 量 同比,% 销售量 同比,%

    汽车 233.44 12.81 236.37 13.29

    其中:轿车 70.35 16.35 72.15 18.25

    3、产品出口因受国外经济衰退的影响而变得不畅

    乳胶行业继续保持良好的出口态势,全年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8.21%,其出口交货值占销售收入的48.5%。其它产品均受到了世界经济增势放缓的影响。尽管世界各国和各种机构对世界经济的现状及走势尚有不同看法,但全球经济开始进入新一轮的衰退期,应是不争的事实。令人关注的美国经济于2000年下半年由盛转衰,进而波及世界其它地区的经济。据海关统计,2000年轮胎出口的21%销往美国,14%销往欧盟;鞋出口的52%销往美国。这其中还不包括通过某些国家或地区转口到美国或欧盟的。由于国际经济不景气,2001年行业共完成出口交货值103.2亿元,同比下降了2.75%。其中轮胎出口总量为2842万套,下降11.84%(国家统计数为增长5%),出口额下降7.73%(国家统计数持平);鞋类的出口仅增长1.68%(国家统计数为增长2.16%);国家统计自行车胎出口量下降1.77%,出口额下降5.05%。同时,出口额下降也有自身原因,一是出口的结构不尽合理,斜交胎在国际市场上只能处于拾遗补缺的地位,增加余地有限;二是出口渠道混乱,一些专业外贸公司以低价出口,多选择小厂无品牌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价格低,还带来倾销嫌疑。值得注意的是,东南亚、澳大利亚、欧盟及南美的一些国家,近期都在对包括轮胎、胶鞋在内的橡胶制品因反倾销问题而限制进口,这些也是导致出口下降的原因。

    在充分肯定2001年成绩的同时,也应看到经济运行中尚存在许多矛盾、不足和困难,巩固进而继续提高行业经济效益还要做很多扎实的工作。去年上半年一度下降的产成品库存又明显增加,同比增长6.43%;行业的亏损面还很大,有些产品销售收入和出口均有增长,但效益不理想,增产不增收;在经营环境上,市场混乱、竞争无序的状况没有明显的改变。

    二、对2002年橡胶工业发展的预测

    就目前情况年,全国各类橡胶工业企业有4000多家,据不完全统计,仅轮胎企业就有300多家,总的生产情况是,高新技术产品不足,老产品能力明显过剩,要想实现橡胶工业持续健康发展,任重道远。为此,行业今年将以更加积极的态度争取国家政策的支持,特别是全部免征轮胎消费税的工作。这一工作事关行业的效益和发展,去年国家免征子午胎消费税成效明显,遗憾的是目前子午胎80%能力、68%的产量在外企。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希望会员单位,首先是轮胎企业,应积极支持、配合这项工作。同时,行业协会仍将继续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做好调控总量的工作,加快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信息技术改造、带动、发展传统产业。

    轮胎作为橡胶工业的主要产品,是产品结构调整的重点。根据近几年轮胎工业的发展和“十五”计划的要求,考虑到汽车工业的增长和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2002年轮胎的总产量应控制在1.2亿条左右。受市场需求的影响,全钢载重子午胎,半钢轻卡子午胎和高档轿车子午胎,在轮胎总量中的比重将增长,斜交胎产量呈继续下降的趋势。银川长城和青岛华青两个30万套全钢载重子午胎项目已建成投产;国家已批准的青岛、河南等子午胎技改工程正加紧实施;山东三角集团、成山集团技改项目也正在审批中。从近期的信息显示,外国资本投资中国橡胶工业的规模、力度空前,上轮与米其林合资,锦湖和韩泰取得“二期”开工证,佳通收购开元(全钢)和重庆,固特异5年内增资1.2亿美元,正新“二期”待批,杭橡和横滨合资,普利司通扩建工程已在天津动工,住友在常熟独资建厂,预示着子午胎在今后几年将进入高速增长期,预计2002年轮胎的子午化率将突破40%。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农用车市场,近3年每年产量都在300万辆左右,已经形成了稳定的轮胎市场。这里我想多说一句,就是今年国家下达轮胎绝对进口配额107万条问题,我们应和国内有实力的大轮胎进口商互通信息,寻找一条既能满足需要,又能平抑市场价格的有效办法。

    去年出台的汽车工业“十五”计划中,对汽车零部件工业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即到2005年,汽车零部件工业产值将占汽车工业总产值的25%,这就为橡胶工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除轮胎外,对车用V带、各类胶管、密封制品、减震制品及粘合剂等的需求均会增长,对制品业来讲关键是提高产品的档次和质量。如汽车V带,向聚酯线绳化、切割式方向发展。铁路、建筑、冶金业、医药行业等近年来对橡胶制品的需求也呈明显的上千升趋势。为此企业要提高开发能力,实行厂院结合、联合开发,做到开发进度与整车开发同步。同时也寄希望于国家继续加大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的力度。

    胶鞋是橡胶工业的另一主要产品,同人民生活自息相关,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选择的余地和范围扩大,普通胶鞋的消费量持续下降,反映在产量上2000年比1999年下降1.1%,2001年比2000年同期仅增0.5%。在生产量徘徊的同时,销售额则稳步提高,说明胶鞋的档次在提高,花色品种在增多。作为同轮胎并列为橡胶业两大出口产品,出口的好坏从一定意义上讲,直接关系到胶鞋行业的效益,如出口形势依旧,预计今年产量只会维持在去年的水平,即8.5亿双左右。

    力车胎行业,尽管国内城市摩托车市场消费上不去,但农村和城镇市场大,故摩托车胎的产量仍将继续增长。依据是,摩托车的社会保有量在继续增长,其生产量和消费量也在增加。2001年全国摩托车产量1236.7万辆,比2000年增长7.19%;销售量1213万辆,同比增长5.76%;摩托车胎出口470万条,比2000年增长16.17%。据此预计,2002年摩托车胎产量4500万条左右。自行车胎会相对稳定或略有下降,但产品规格和品种将明显增多,以适应市场尤其是国际市场不断变化的需求。手推车胎的产量继续走低,但降幅不应超过10%。

    炭黑,由于受去年国际原油市场价格的影响,加之产量过剩和国外产品的冲击,行业效益不佳。2002年的炭黑总产量预计会突破70万吨(包括白炭黑)。青州年产2万吨新工艺软质炭黑,炭黑院自主开发的低滞后子午胎专用炭黑和橡塑制品专用炭黑,将会形成生产能力并取得效益,成为今年改善炭黑行业产品结构的亮点,进而改善行业不佳的经济效益。

    原材料,国产天然胶供应量稳步增长,但满足不了需要;国外资源丰富,价格上已经形成了对国内市场的制约。中国入世后,政府承诺几年内取消进口配额。2002年,国家下达进口配额59万吨,配额内关税调整为20%,所以天然胶的价格更多地依赖于国际市场价格。据报道,世界三大橡胶生产国――泰国、印尼和马来西亚近日同意对橡胶生产和出口数量实行管制,以挽救多年来持续低迷的橡胶价格,并从2002年1月起,三国将各减产4%,同时各减少出口10%,即从2002年起减产15.5万吨,2003年起减产20万吨。从近来国内消费市场的增长情况预计,2002年天然胶的表观消费量为110万~120万吨。合成胶国内外市场资源均丰富,丁苯胶、顺丁胶国内基本能满足需要,其它胶种和一些牌号则明显不足,如丁基胶,2001年进口增加21.46%,丁腈胶进口增加33.21%。

    入世对橡胶工业是机遇还是挑战,众说纷纭,但对行业来讲尽快地熟悉、掌握并运用WTO的规则以应对国外的冲击,保护自身合法权益是当务之急。

    今年的外贸形势从近来各方的反应看,比“911”后的预计要好一些,美国经济从去年的12月开始已经有百分之零点几的增长,但不确定因素很多,经济区域化趋势、贸易保护主义日益加强,所以我们宁肯把困难估计的多一些,把措施和办法想的多一些。对橡胶行业而言既要稳定现有国外市场,又要积极拓展、培育新的国外市场。去年协会和中联总公司分别在印度、英国、德国参加了几次展览,今年我们刚刚从台湾回来,10月份准备去南非,通过这些活动,推动橡胶工业的对外交流与合作,寻求贸易机会。最近国家经贸委重申,将继续整顿和淘汰一批用落后的技术、落后设备“克隆”出来的小企业,逐步建立劣势企业退出市场的机制,积极疏通和逐步规范企业退出市场的渠道,进一步优化企业结构。在出口方面,近期将出台更优惠政策,即对年出口额在20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出口退税退到头,相信这些政策的实施,会有利于橡胶工业平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