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农产品产后加工能力仅为百分之二十五左右―――农产品加工应有更大作为
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粮油、水果、蔬菜等主要大宗农产品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但产后加工能力仅为25%左右,而发达国家高达80%以上。由于加工转化不足,时下,不少地方瓜果蔬菜等大量鲜活产品集中上市,供过于求,价格下跌,部分粮食主产区存在“卖粮难”问题,直接影响了农民增收。
改善这一局面的出路之一在于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各地的经验证明,引导农民按照加工业要求安排生产,实现农产品在生产、流通、加工诸环节的增值,让农民分享各环节的利润,无形中转变了农民单纯作为原料供应者的角色,降低了市场风险,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很多地方正是靠一个产品、一条产业链,多次增值,发展了一方经济,富了一方百姓。
“九五”以来,我国农产品加工业保持了较快增长的势头,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的构建,对创造就业机会和农民增收功不可没,成为国民经济中最具发展活力和后劲的重要产业之一。但总体来看,我国农产品加工业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加工水平和技术装备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有较大差距,国际竞争力强的企业不多;一些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农户没有形成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对农民增收的带动能力不强;原料生产的品种品质结构不适应加工要求,分散生产与集中加工的矛盾突出;区域优势发挥不充分,产业和产品结构不尽合理,发展不足与结构趋同并存,等等。
当前,农产品原料供应较为充足,加工制品市场需求较大,加上国家产业政策支持和社会各界重视,投资者有积极性……可以说,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合力基本形成。农产品加工业理应有更大的作为。
- 【 关闭本页 】
- 点击排行
- 农产品加工应有更大作为
- 时间: 2002-08-27 08:08:01 作者: 董建勤 来源: 《人民日报》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