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排行
  •   
  • 美元贬值对我影响几何
  • 时间: 2002-08-30 08:39:36    作者: 江映华    来源: 《中国证券报》    点击:
  • 今年年初以来,在国际外汇市场上,美元兑其他主要货币的比率持续走低,欧元、日元等货币相对升值。至7月底,美元兑欧元、日元汇率已下降10%和8%左右。作为全球主要货币的美元,其汇率下跌必然波及我国经济,影响我国上市公司中期业绩。

    出口型企业受益

    由于自98年以来,我国非正式地采取以8.28:1的汇率将人民币与美元“盯住”的汇率政策,人民币的汇率基本上随美元对其他国货币变动而同方向变动。因此,这意味着当美元出现贬值时,人民币也随之贬值。这意味着国内出口商品价格相对较低,从而提升了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国家外经贸委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今年1至7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为3268.4亿美元,增长14.8%。其中出口1712.4亿美元,增长了16.2%,7月份出口值还创历史新高。而外贸出口增长则带动了港口货物吞吐量的高速增长。据交通部公布的今年头7个月全国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统计数字显示,全国港口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12400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15.3%。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增长达16.6%,超过总货物吞吐量的增幅。体现在行业上,纺织服装、港口运输等行业的部分上市公司受益匪浅。雅戈尔上半年出口收入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22.66%,比上年同期增长53.71%。此外深赤湾、浏阳花炮、四川长虹等中期业绩增长也较为显著。

    进口型企业受损

    与出口型企业相反,美元贬值带来进口产品价格的相对提高,这对不少原材料通过进口的公司来说无疑加大产品的经营成本,导致产品竞争能力下降,利润减少。中联重科主营产品的主要配套件是从欧洲国家进口,由于欧元的升值,造成产品成本上升,导致产品毛利率比去年同期下降幅度达到6.8%。又如江泉实业,由于公司主要从西非国家及东南亚等国进口大径优质原木旋材来开展木材贸易,本期由于欧元升值导致原木价格上涨,为控制风险,公司调减进口量,导致本期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利润、净利润等指标均出现大幅下降。

    外债引发汇率风险

    汇率变化除了对上市公司在外贸进出口方面的影响外,另外一个重要的影响体现在对上市公司外汇债务上。由于我国部分企业曾经利用外债尤其是欧元和日元来建造或购买一些大型设备,而这些外债大多属于长期借款,在汇率发生变化时,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融资成本。在美元贬值引起的人民币相应贬值,欧元和日元出现升值,此时就出现汇兑损失。按照我国现行的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汇率变动产生的外币折算差额,在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形成的,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因此若出现汇兑损失,由于在会计处理上导致财务费用增加,直接影响就是使利润减少。这在一些行业如钢铁、石化、电力、航空中特别明显。如宝钢股份上半年实现主营业务利润34.33亿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但由于公司负有较大数额的日元、欧元债务,由于日元、欧元的升值,公司以日元、欧元为主计价的负债发生汇兑损失2.67亿元,而去年同期则为汇兑收益1.41亿元,同比增长4.08亿元,导致净利润仅为13.46亿元,同比下降2.51亿元。又如漳泽电力公司所属河津电厂设备所需资金是利用日本海外协力基金贷款,截止本报告期末共取得日元借款212亿。虽然日元贷款从2005年开始偿还,分20年均匀还清,但由于设备已投入运行,本报告期内就产生了12,360.32万元的汇兑损失,导致净利润同比下降18%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