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排行
  •   
  • 农产品:有了标准路好走
  • 时间: 2002-08-09 08:20:31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智农通    点击:
  • 近几年随着国际农产品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我国的农产品出口出现了一些起伏:从茶叶到蜂蜜,从冻鸡到大葱大蒜,一些有竞争力的农产品出口不是很顺畅。在关税壁垒取消以后,绿色壁垒已经成为我国农产品出口的拦路虎。怎样才能突破这些绿色壁垒,让我国的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畅通无阻呢?山东省在这方面有一些好经验,请看我们记者在山东的调查。

    山东省莱阳市是我国生产出口蔬菜比较集中的地区之一。连片种植的出口菜基地随处可见,在一片菜地旁边,我们见到了几位种植出口菜的农户,现在,他们种植的芸豆也出现了卖难的问题。

    今年来由于日本对农药残留的标准要求越来越严,出口形势也越来越不好,让这些菜农确实是措手不及。像这些菜农一样,吴卫东这个在山东省安丘市远近闻名的大葱种植加工出口大户,已明显感觉到了日本对我国出口农产品的门槛在大幅度地加高。

    吴卫东告诉我们,日本政府已开始对他们进口的大葱、大蒜等蔬菜产品的农药残留检测由原来的2项增加到了现在的28项,检测的样柜也由原来的十分之一发展到了现在的每柜必检。现在安丘市做蔬菜出口的企业有1200多家,种植农户有10几万户,面对日本日益提高的“绿色门槛”,他们感觉到蔬菜出口的难度越来越大。

    面对国际市场上对农产品新的“绿色壁垒”和近乎苛刻的要求,怎样才能达到它们的标准,让潍坊的菜在国际市场上畅通无阻呢?潍坊市认识到只有加快农业标准化的进程,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农业标准化的体系,才能够提高他们当地农产品的品质,增强国际竞争能力,从而保持住他们的传统优势项目,让外国人无话可说,因此一场农业标准化的战役在潍坊打响了。

    从去年以来,潍坊市陆续制定了《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条件》、《无公害蔬菜农药使用规范》、《无公害蔬菜农药残留及有害物质限量标准》以及《潍县青萝卜》、《昌乐西瓜》等20多项地方标准规范,潍坊市下属的县市也展开了大规模的推广农业标准化的措施,诸城市制定了《无公害蔬菜基地条件与栽培技术》、《无公害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临朐县制定了虹鳟鱼、双孢菇、佛手瓜、大樱桃、红香椿等多个种养技术规范,安丘市制订了生盖子、芦笋、西瓜等20多种放心菜的生产技术规程,农户只要按这些标准去种菜,就保证能够达到出口标准吗?

    潍坊市在推广农业标准化的过程中,按照不同的蔬菜质量标准要求和防治对象,制定出了既能够提高防效、又能够降低药残的用药规范和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引导农户科学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并规定家药的用量次数、用药方法和安全间隔期等实际问题。他们还按照不同品种和不同层次食品的标准要求制定出了符合地域特点的生产标准和操作规程,通过示范基地的作用,进行标准化生产。

    离开了这片标准化的有机大姜生产基地,我们又来到了吴卫东的出口大葱加工厂,在他的大葱加工车间里,工人们都在抓紧生产第一批用标准规程生产出来的马上要销往日本的大葱。在大葱的包装盒内,一个带有网址的标签,引起了我们的注意。

    吴卫东告诉记者,他现在发明的这个农产品标签监测体系,正在申请国际专利,他说,我们就是要把我们标准化的生产过程展示给外国人,让我们的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畅通无阻。据我们了解,吴卫东搞的标准化的大葱生产是潍坊市实施农业标准化成功突破“绿色壁垒”的一个成功实例。再过两年,潍坊市生产的农产品将全面达到标准化生产,到那里,潍坊市的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还会加大。

    今后国际市场对农产品的要求可能会越来越严格,门槛高了也别着急,他们严要求咱们就高标准,靠过硬的质量跨进去,对方再挑剔也没办法,产品打出去效益也就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