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排行
  •   
  • 今年以来外商在中国直接投资呈现4个新特点
  • 时间: 2002-09-10 08:18:21    作者: 杨中侠 (中国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    来源: 《国际金融报》    点击:
  •   今年上半年,中国实际利用外商投资增幅高达20%以上。观察表明,制造业仍是外商投资的重点。有关专家断言:到目前为止“贸易替代投资”还不可能,相反由于“中国制造”的广阔前景,制造业吸引外资仍有巨大潜力

      今年是中国加入WTO后的第一年,除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势头外,外商对华直接投资呈现出以下4个新的特点:

      外商中国增资忙

      根据国际一些权威机构调查表明,虽然世界经济还未走出趋缓态势,但90%的在华外商投资者纷纷增加或计划增加对华投资,在世贸组织2001年12月11日正式接纳中国为成员之前或之后,多数外资公司已经考虑加大投资中国的规模。调查显示,有680家公司计划每年在华投资总额达45亿美元,38%的公司计划在未来的12个月增加其对华投资。在已经进入中国的外国公司中,44%计划在华投资将超过其年收入的6%,而尚未进入中国的公司中,26%计划在中国的投资将超过其年收入的6%。

      合资冷并购热

      改革开放之初,七八成的外资是通过合资方式进入中国的,人称“合资中国”,1992年外资的50%用于合资企业。1997年后形势逆转,外商独资企业首次超过合资企业。中国加入WTO,这种变化更加明显,2001年合资企业占全部外资的比重下降为不足30%。而外商独资企业数量逐年增加,2001年独资项目比合资项目多70%,实际利用外资占总额的比重超过50%。

      在合资、独资的变化中,跨国并购日见火热。中国加入WTO后取消了外资并购的限制,今年国家又将国企500强中的部分企业向跨国公司开放,致使跨国集团纷纷选择并购的方式实施其在华投资战略。

      去年下半年以来,全球知名移动通信设备制造商阿尔卡特通过现金收购,以比中方多两股的方式控股中国最成功的合资企业之一―――上海贝尔;美国爱默生电气公司收购华为集团下的安圣电气;格林柯尔入主中国上市公司科龙电器;世界第一大水处理设备设计和生产商法国通用水务公司收购上海自来水浦东公司50%股权。

      证券市场并购活力也较突出,以邮通B、深华发B等公司为代表,沪深两市共有20多家B股公司出现新外资股东加盟,上市公司的外资并购集中于制造业,比重超过60%。

      投资制造业强势不减

      今年上半年,中国实际利用外商投资增幅高达20%以上,这些汹涌而来的外资究竟流向哪些行业?观察表明,外资主要投向依次是制造业、研发机构和服务业。

      由此可见,制造业仍是外商投资的重点。有关专家断言:到目前为止“贸易替代投资”还不可能,相反由于“中国制造”的广阔前景,制造业吸引外资仍有巨大潜力。

      服务业进展突出

      与制造业相比,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服务业对外开放程度大大提高,外商在中国服务业的投资出现了许多突破性进展。

      截至2001年末,外资银行在华代表处有214家、营业机构190家,外资银行总资产452亿美元,外汇贷款总额约140亿美元,已批准31家外资银行从事人民币业务的试点。

      2002年3月22日,上海信天通信有限公司开业,中国首家中外合资电信公司由此诞生。

      此外在保险服务、传媒服务、证券服务、旅行社服务、公用服务业等领域,外资也都频频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