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以来,历届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海洋开发,相继提出了发展海洋经济的构想,把海洋产业做为优势产业,以海洋渔业为突破口,构建海岸产业带,带动海洋产业迅猛发展,把海南建成海洋强省。
蓝色产业亮点凸显
浩瀚海洋,流金淌银。
临高县新盈镇昆社村渔民林忠仁,在波峰浪尖闯荡了10余载,终圆闯海致富梦。如今他已拥有3艘大吨位渔船,年收入逾百万元,住在400多平方米的小洋楼里。现在他又铆足劲头,准备再造一艘150吨的大船,进军远洋捕捞业。
临高县委书记吴光华形象地说:“一艘大船就是一个海上乡镇企业。”
1992年和1995年,我省先后制定了海洋开发规划和科技兴海规划,描绘了新世纪海洋产业的宏伟蓝图,走“科技兴海,以海兴琼,建设海洋大省”之路。海洋开发逐步由分散、粗放型向集约化、高科技方向发展。
党的十五大以后,省委、省政府提出,将海南建设成为海洋经济强省。1998年和2000年,我省连续两次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发文,提出关于加快海洋渔业发展的意见,再次擂响海洋开发战鼓。从此,琼岛儿女开始以全新的目光重新审视这片蕴藏无限生机与希望的蓝色国土,同心建设海洋经济强省。
更为可喜的是,今年4月召开的省第四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把海洋产业作为特色鲜明、潜力巨大的优势产业做大做强,为我省未来五年海洋与渔业发展指明了方向,琼岛再次掀起了新一轮的海洋开发热潮。
开发“蓝色聚宝盆”的号角已经吹响,昔日的荒滩如今涌动着动人心魄的开发潮,奏响了欢快的“蓝色畅想曲”。
短短几年间,海南海洋渔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为我省国民经济强有力的增长点。据统计,去年全省水产品总产量达95.7万吨,渔业总产值80.86亿元,分别比1995年增长 121%和154%。在农业增长9.7个百分点中,渔业贡献了4.9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全省水产品总量同比增长12%,渔业总产值、增加值皆比去年同期增长16%。
突破瓶颈拓展优势
客观而言,我省海洋渔业这些年进步不小,但其进一步发展则受到一些瓶颈的制约。比如渔业投入不足,渔船偏小,全省1.3万艘渔船,八成是10吨以下的小船,只能在家门口作业;水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偏小、生产设备老化、保鲜技术落后,水产品加工总量小,加工量仅占水产品总量的21%,全省60%左右的对虾被外省收购加工出口。我省所辖海域面积约 20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三分之二,是山东的 12.5倍,可渔业产值仅为山东的十分之一,也远落后于浙江、广东、广西等省份。
专家指出,我省海洋渔业的前景在于突破上述瓶颈,充分发挥资源、季节、环境和市场四大优势。
南海可利用海域渔业可持续捕捞量约246万―281万吨,而我省年捕捞量仅69万吨。尤其是我省东部、南部外海及西中南沙海域还有较大的开发潜力。海南光热资源丰富,水产养殖基本无停滞期,周期短。如虾蟹类,养殖三四个月即可上市,其它品种也较其他省份为早,大部分均可常年上市。隆冬季节,国内市场主要以海南对虾为主。全省宜发展海水养殖面积40万公顷,而目前仅利用28%,开发潜力巨大。海南近岸83.1%的海域海水水质达一类海水标准,一流的海洋生态环境,是水产品争创“绿色品牌”的最大优势。
优势产业风光无限
省海洋与渔业厅厅长陈成说,省第四次党代会提出,把海洋产业作为特色鲜明、潜力巨大的优势产业做大做强,为我们开发“蓝色聚宝盆”吹响了号角。
海洋捕捞“三大工程”正式启动。引导渔民造大船,改网具,开拓远海新渔场。经过几年努力,力争使临高、儋州两个渔业大市县捕捞能力达到45万吨,三亚等6个市县10万吨,乐东等4个市县5万吨。
三亚提出“再造一个海上三亚”发展战略,协调金融部门贷款扶持渔民更新改造渔船,计划每年建造80吨以上渔船30艘以上;陵水引进企业新造和购置10艘大吨位渔船,开发远洋渔业。今年头7个月,全省已投入1.09亿元,新造渔船157艘。
香港好士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万宁投资1亿美元兴建的万亩高科技对虾养殖示范区,给我省带来了“绿色养殖”的全新理念。我省由此切入,大力推行生态化养殖模式,大打“无公害、名特优”绿色品牌。作为集约型精品养殖模式的“一带三基地”建设已在全省全面启动,计划3至5年内,建立东部、西北部、西南部的6大苗种产业基地;在中部6市县上3至5个罗非鱼精品基地。在有条件的市县上马3至5个连片高位池养虾基地和大规模鲍鱼基地,力争明年对虾产量达到10万吨,产值30亿元。
水产品加工业成为渔业发展的重头戏,今年全省新建、扩建水产品加工生产线8条,新增加工能力4.85万吨。计划投资3.3亿元的我省大型水产品加工区已完成规划,项目招商正紧锣密鼓进行。
备受关注的水产品质量安全行动现已全面启动,通过开展水产品检测,规范用药管理,对水产品质量安全实施全过程监管,从根本上解决食用水产品药物残留问题,提高水产品质量,应对入世挑战,让更多水产品“游”出国门。
渔业重点建设也是好戏连台,全省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监测体系、渔业生产安全通讯保障网络和利用遥感技术探测外海渔场信息系统正加紧筹建,总投资1.8亿元的西南中沙渔业补给基地已上报国家计委立项,不久即可上马,将为外海渔场开发提供强有力的后勤保障。
- 【 关闭本页 】
- 点击排行
- 我省海洋产业发展综述
- 时间: 2002-09-17 09:08:51 作者: 记者 侯小健 来源: 《海南日报》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