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排行
  •   
  • 今冬瓜菜怎么种?
  • 时间: 2002-09-02 09:12:55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海南日报》    点击:
  • 天高秋风起,今年冬种又将拉开序幕。

    今冬瓜菜种什么,怎么种,是农民兄弟必须面对的问题,成与败恐怕就在于此。

    今冬瓜菜种什么,怎么种,同样值得政府有关部门考虑。充分体现政府部门的服务职能,此时最为关键。

    8月30日,在“冬交会筹备工作暨今冬明春瓜菜产销信息通报会”上,省农业厅正式发布了《今冬明春瓜菜产销工作指导性意见》,为我省广大农户和有关企业安排冬季生产提供信息参考。

    但今冬瓜菜种什么,怎么种,最终还是要通过市场来验证。因此,农民兄弟一方面要借《指导性意见》作为重要参考,一方面要随时了解市场动向,加之根据多年积累的经验,争取选准种好,笑到最后。

    ―――编者

    无公害是最大主题

    今冬不管种什么,无公害必定是最大的主题。

    在省农业厅发布《指导性意见》的同一天,我省召开动员大会,把9月确定为“无公害农产品消费月”,消费月的主题就是:净化“菜篮子”,发展质量效益农业。

    目前,北京、天津、上海和深圳四个大城市已经开始实行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对不符合无公害标准的农产品说“不”。其它各地也在积极行动。据了解,截至2002年6月底,已有黑龙江、江苏、四川、重庆等省市,以及青岛、大连、成都、西安、长沙等城市地方政府提出要实行市场准入制度。要求瓜果蔬菜等食用农产品达到无公害标准,已经成为一个全国性的共识。

    副省长江泽林在“无公害农产品消费月”动员会上指出,近年来我省无公害农业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质量安全问题仍较突出:高剧毒农药屡禁不止;农业自身污染、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时有发生;农产口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滞后;无标准、低质量农产品占很大比重。江泽林说:“无公害工作搞好了,海南农业将上一个新台阶;搞不好,海南农业将遭受重大损失。”

    《指导性意见》同样指出:高度重视冬季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工作。具体而言,今年冬种期间我省有关部门将全力抓住两件事:一是加快无公害生产基地建设。每个市县都将选择1个至2个生产冬季瓜菜的大田洋进行土壤、水质等环境检测,检测结果将在各大媒体上进行公示。符合标准的田洋将按程序认证为“无公害瓜菜生产基地”;而不符合无公害标准的田洋,生产出的瓜菜无疑将面临销售困境。二是在全省范围内全面严禁高剧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

    配合《指导性意见》的发布,省农业厅又编制了《今冬明春农药品种及安全使用方法推荐意见》,对39种常见病虫害,向农民朋友推荐使用88种低毒高效、低残留农药,并较详细地介绍了使用方法。

    冬种面积不宜盲目扩大

    根据《指导性意见》,今冬明春全省计划安排瓜菜总种植面积165万亩,预计总产量250万吨,两项指标都维持在去年的水平。我省今年为何不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继续走扩大面积、增加产量的发展道路呢?

    《指导性意见》是省农业厅近期组织有关专家,在对全国市场分组调研的基础上,综合各方面信息制定的。

    市场调研的结果显示,现在全国各地都在广泛开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由于种植蔬菜的效益相对较高,使得近几年全国蔬菜种植面积逐年增加。据不完全统计,去年全国蔬菜生产面积已达 1600多万公顷,总产量超过2.8亿吨,全国人均占有量达到了260公斤。仔细算一算,按人均日消费0.5公斤计,每人每年也只能消费180公斤蔬菜。毫无疑问,现在我国的蔬菜产销已严重地供大于求。

    这就是我省今年冬种力求稳定面积和产量的原因。有关专家指出,今后全国各地都不应盲目扩大种植面积和提高产量,而是要在提高品质上狠下功夫,并努力扩大外销。

    选什么品种较合适

    在瓜菜种植上,海南没有绝对的“品种优势”,我省能种的,广东、广西等邻近省区大都能种。因此,打好“品种”牌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打好“品种”牌首先要打好“良种”牌,在起跑线上就应先人一等。此次《指导性意见》向农民朋友建议:在品种安排上要选择品质好、抗病性强、结果集中、产量高的良种;要注重突出区域优势品种,发展“名特优新”品种,淘汰明显退化的传统品种,争取使我省今年冬种的良种率达到95%以上。为此,省农业厅编制了《今冬明春优良瓜菜品种推介意见》,重点推介5大类116个瓜菜良种。据了解,这材料将很快下发至各个乡村。

    打好“品种”牌还要注意知已知彼,趋利避害,总量控制。有关专家综合市场调研获得的信息,给出如下建议:

    我省去年59万亩的椒类种植面积过大,而且广东茂名、湛江、雷州一带椒类种植已达90万亩,极易发生“撞车”,因此椒类面积应调低。至于椒类中4大种类的排序仍然应为黄皮尖椒、青皮尖椒、泡椒和园椒。

    西瓜和甜瓜是我省北运瓜菜中的第二主力,虽然价格起落较大,但“品种时间差”的优势比较明显。因此栽培面积要相对稳定,但要注意调减市场表现欠佳的大型无籽瓜和有籽瓜,适度发展中小型无籽瓜和黄肉型无籽瓜。

    需搭架又需强光的栽培种类如长豆角、有棱丝瓜、苦瓜等,北方设施农业无栽培优势,因此价格一直较稳定,宜稳定栽培面积。尤其是长豆角,还可适当向上微调,并重点发展耐贮运的青皮型品种。

    小型南瓜(包括日本南瓜和密本南瓜)是近年发展的一个新种类,消费量在不断增加,北方无栽培优势,种植面积可适当扩大。

    对于一些特色种类,如彩色西园椒、小红尖椒、彩色西葫芦、圣女果等应根据订单来决定。如有订单需要,可扩大种植,否则,要稳定面积。

    冬瓜、茄子、节瓜及北方型青瓜,价格不稳定,我省也无明显优势,可适当调减;毛豆、荷兰豆、南方型小青瓜等,因生育期短,价格较稳定,可按往年情况安排种植,其中毛豆还可以适当调增。

    《指导性意见》充分吸取专家调研的成果,在计划总面积中对各类瓜菜面积进行了调整:椒类50万亩,比去年减少9.64万亩,占总面积的30.3%。瓜类70万亩,比去年增加13.7万亩,占总面积的42.4%。豆角类16万亩,比去年增加2.4万亩,占总面积的9.7%,茄类7万亩,占总面积的4.2%。小西红柿5万亩,占总面积的3%,其它品种17万亩(含空心菜、芥兰、野菜等),占总面积的10.4%。

    植期安排需慎重

    在完全露地栽培的情况下,我国北方地区蔬菜淡季时间大约从上年的11月持续至次年的4月底,也就是说为我省瓜菜北上提供了5个多月的“黄金期”。

    然而,近年来设施农业在全国获得迅猛发展,总面积已达150余万公顷,北方随之出现了“秋延后”现象,即秋菜供应可延长至次年1月上中旬。另外,近几年上海、杭州、南京、长沙等长江流域地区又普遍发展了“春提前”保护栽培,使得北方地区的蔬菜供应提早至4月初乃至3月底。由此,我省瓜菜的“黄金期”已缩短至只有3个月,即2月上旬至4月上旬。

    另外,众所周知,我省冬季瓜菜还遇到广东、广西、云南等邻近省区的强力竞争。仅以广东省为例,5年前其瓜菜种植面积不足1000万亩,去年已发展到1600万亩,其中冬季北运瓜菜占30%以上。

    既要考虑抢占北方市场2月至4月的蔬菜淡季,又要注意与“老对手”广东、广西错开播种和上市时间,还要避免省内各市县“兄弟打架”。如何合理地安排植期也让农业主管部门煞费苦心。

    今年《指导性意见》对全省植期的安排是:南部、西南部市县(三亚、陵水、乐东、东方)播种期建议在9月上旬、中旬,上市盛期在12月至次年2月;东部、中部市县(文昌、琼海、万宁、保亭)播种期建议在9月中旬、下旬,上市盛期在次年1月至3月;西北部市县(昌江、儋州、临高)播种期建议在 10月上、中旬,上市盛期在次年2月至4月;北部、中部市县(澄迈、琼山、屯昌、定安)播种期建议在10月中旬、下旬,上市盛期在次年2月至4月。其余市县可根据实际情况,安排植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