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排行
  •   
  • 当前天然橡胶基本情况及发展趋势分析
  • 时间: 2002-09-26 02:47:52    作者: 陈克新    来源: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    点击:
  • 一、近些年以来供求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国际供求关系。由于我国天然胶大部分依赖进口(2001年全国天然胶进口98万吨,占国内天然胶新增资源量的65%左右),所以国际行情的变化对国内影响极大。今年以来国际胶价所以出现较高的涨幅,主要因素就是前些年严重过剩的状况有了很大的改观,社会库存在不断减少。据有关资料介绍,1996年全球天然橡胶的年末库存量为185万吨,到2000年末,已经减少到86万吨,下降了54%。估计2001年仍在下降,这从下半年后国际胶价的逐步上扬中得到了旁证。进入2002年以后,由于主要产胶国宣布削减产量和出口,加上高温干旱的不利气候因素影响,使得产区供应减少,估计过剩程度还在进一步改善,逐步向供求平衡方向发展。

    2、国内供求关系。在国际天然胶市场供求关系变化的同时,国内供求关系也在向平衡方向发展,过量库存在不断减少。根据掌握的数据分析,过量库存最高的曾经超过20万吨,经过近些年来的消化,特别是近期以来,消费需求明显大于新增资源,过量的社会库存已经不太多了。进入2002年以后,国内供求关系进一步改善。据统计资料测算,今年上半年,全国新增天然胶资源55万吨左右,比去年同期大约下降5%;同期消费量70万吨左右,比去年同期大约增长10%。这样,上半年的消费量大于新增资源量,出现了供应缺口,需要通过库存来解决。除了正常的季节性库存下降外,还减少了一定数量的过量库存,估计这部分在5万吨左右。目前海南、云南农场虽然正处于割胶期,而且产胶量不断增多,但前期库存基本被抛售,库存量不是很大。

    3、实际关税水平有所提高。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一般贸易进口的橡胶关税水平不仅没有下降,还有所提高。前些年名义关税水平较高,但实际执行的大体是5%的优惠关税。2001年实际关税是12%,今年进一步提高到20%。这与天然胶进口过多,生产企业库存积压严重,多方面进行呼吁有很大关系。虽然这是暂时的,但在今年内肯定提高了经营成本,销售价格自然会上扬。此外,目前的国家严厉打击走私,走私胶大量减少,减少了廉价资源。估计走私最严重的年份,天然胶的走私量不会少于5万吨,甚至有可能接近10万吨。连续几年算下来,走私总量在30万吨以上,这就大大增加了国内的市场压力。由于近两年走私的急剧下降,国内橡胶农场的压力自然大大减轻。

    以上几个方面的因素,共同构筑了今年上半年天然胶价格上扬的基础。

    二、影响天然橡胶行情走势的基本因素分析

    (一)从涨价因素分析

    1、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世界工厂”的形成,刺激消费量的大幅度增长。今后较长的一段时期内,中国经济将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其依据除了其他论述外,还在于:①人口的增长,相应的消费就要增多;②收入水平的提高,要求更多的消费(如今年汽车消费的迅猛增加,产销都比去年同期增长25%以上);③大量的农村人口的进城,将迅速提高消费水平。

    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出于生产成本比较优势的选择,全球跨国公司制造业开始了向中国大陆的转移,包括台湾地区加工制造业向大陆的转移,近年来其转移速度出现了加快的趋势。其中轮胎等橡胶制品是转移的热点产品之一。如1996年我国轮胎产量为8585万条,到2001年产量为13356万条,增长了55.6%。1998年轮胎出口1244万条,2001年出口2842万条,增长了一倍多。这两组数字说明轮胎的生产能力有相当部分 转移到了中国,在中国加工后出口,用于其他地区的消费,中国作为世界橡胶工厂的地位正在形成。

    经济的增长和“世界工厂”的加快形成,极大地刺激了中国天然橡胶消费的增长。据统计数字测算,1996年全国天然橡胶的消费量约为85万吨(表观消费量为93万吨),到2001年增长到145万吨(表观消费148万吨),增长了70%左右。消费量的快速增长,还可以从进口量的快速增长得到佐证。1996年,我国天然胶进口量为55万吨,到2001年增长到98万吨,增幅为78%。预计这一消费长趋势还将保持下去。

    2、前些年的偏低价格,使得生产能力增长受到压制。这里所说的是生产能力,而非现实的产量。因为天然橡胶生产周期较长的特点,已形成的生产能力不会受到偏低价格的过多影响,但它会影响到生产能力的增长。正如1995年以前天然胶价格的飙升刺激了国内外胶树种植面积的扩大。而近些年国内外的天然胶价格偏低,胶树新增种植面积不是很多,严重影响了其扩大再生产。从今后的大趋势来看,天然胶产量只能是平稳增长。按照有关部门的规划,到2005年全国天然胶产量发展到60万吨,从2001年开始,平均每年增长2万吨左右,增长水平不超过5%。东南亚等产胶国同样受到前期价格偏低的困扰,近几年来新增的胶树面积也不多。这样,天然胶将会出现平稳的产量增加和较快的需求增长的矛盾,甚至有可能出现一段时期的供应紧长。当然,这个时期到来的准确时期还难以确定,但应当是今后若干年内的事情。

    3、美元贬值会刺激进口价格上扬。从目前美国经济及走势来看,美元贬值可能是大势所趋。美元贬值对中国进口胶的成本有双重影响。一是东南亚产胶国的货币相对升值,使得我国天然胶进口成本增加。二是人民币虽然与美元挂钩,你贬我也贬,影响似乎不大。但是我们必须看到,随着我国外汇储备的不断增加,贸易顺差的长期存在,特别是大量外资的流入,使得人民币的需求越来越大,其升值压力不断加重。在这种情况下,美元一旦出现持续性的大幅度贬值,人民币尽管也会一同下贬,但其贬值力度有可能弱于美元,从而相对升值,会对橡胶制品的出口产生不利影响。

    (二)从不确定因素分析

    除以上橡胶行情的基本面外,也还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将会对天然胶行情的走高产生不利影响。

    一是美国经济走向不明朗。1季度强劲增长后,2季度经济指标很不理想。接二连三的企业假帐丑闻,使得美股暴跌,并对全球股市造成了动荡,财富缩水,将使得美国最终消费受到沉重打击,影响到回升速度。

    二是对伊战争。如果爆发,全球石油价格会暴涨,在近期内推动橡胶价格上涨的同时,会沉重打击美国及全球经济复苏,对橡胶的需求增长极不利。

    三是天然胶进口配额和橡胶制品出口。下半年的东南亚产胶国的天然橡胶产量可能会有较多增加。而且随着价格的攀升,或者是持续保持相对高位,那么,原先达成的减产和减少出口的协议能否完全执行,将有很大的疑问。搞得不好,会引发下半年橡胶价格的较大波动。近几个月为我国的产胶旺季,新胶上市大量增加;我国上半年发放配额较少,使得天然胶进口量下降,而用胶量则有较大增加,高价位使用户生产成本提高,而下游产品如汽车等售价反而下降,橡胶制品企业难以通过相应提价来转移所增加的成本。在这种情况下,橡胶制品企业已经多途径呼吁,要求增加天然胶进口配额。这对下半年的进口量也是一个不确定因素。上半年轮胎等橡胶制品的出口形势较好,估计下半年全球经济回升减缓,贸易保护主义更加抬头,出口会受到消极影响等。

    四是进口管制会逐步松动。主要是配额增加和关税下降。

    总之,在基本面长期看好的同时,也存在短期内行情波动的可能。但推动价格上涨的因素占有上风。因此,我们对行情看法与前些年明确看空的观点有了一定的变化。前些年是大势走低,主张逢高卖出;现在是等待观望,逢低买进。但是否就是牛市出现,现在还不敢下结论。因为美国经济走势不明确,美国经济对全球经济影响太大了。这是唯一影响下结论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