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排行
  •   
  • (评论)增长放缓不是经济模式的错――对美国经济的再认识
  • 时间: 2002-09-05 08:15:07    作者: 华民 王劲松    来源: 《上海证券报》    点击:
  • 美国纳斯达克股票市场暴跌和多起美国大公司财务造假案被揭示后,在欧洲和拉美的许多国家里,先后出现了否认以股票和金融市场为主导的美国经济模式、重新肯定重视就业等企业社会责任的欧洲经济模式的动向。英国经济学家发出"不要以美国为榜样"的呼声。一时间,美国经济模式在这些国家里被看成是"衰败的偶像"。事情真的是这样吗?

      美国模式仍有优势

      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讲,一个好的经济模式必须要能够适应它所处时代的经济增长的要求。在新经济时代,经济增长的源动力来自于知识和技术的创新,因此,判断一个经济模式优劣的主要标准应该看它是否能够有效地促进知识和技术的创新。对比一下美国经济模式和日本与德国的经济模式可以发现,美国的经济模式在促进知识与技术创新方面远比日本与德国的经济模式要优越的多。

      首先,美国式以股权融资为基础的企业制度,有助于企业进行知识与技术的创新。这是因为:第一,股权融资可以增加企业的自有资金,从而可以为企业进行创新研究和技术开发提供充足的资金来源,而这在银行融资的情况下显然是做不到的;第二,股权融资可以通过所有权激励鼓励企业家和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与知识创新,其方法就是让企业家和技术人员分享企业的所有权;第三,股权融资也为企业与风险投资者开展股权合作提供了可能性,而这对于增加企业进行创新活动所需的资金来源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再从构成美国经济模式之重要特征的金融体系来看,它通过为风险投资者提供完善的退出机制而促进了美国新经济的发展。与金融衍生市场上交易的金融产品不同,风险投资所面临的风险都不是十进位制的,而是二进位制的,因而是无法通过风险定价在金融市场上进行买卖的。因此,它们需要一种特殊的退出机制来保证风险投资者的获利,这种特殊的退出机制就是所谓的"二板市场"。

      最后,从宏观上看,构成美国经济模式之基本特征的是自由主义的政府干预政策。

      正是因为美国的经济模式具有以上一些制度优势,才造就了美国长达10多年经济高速增长的神话,而日本与德国则因为缺乏相应的制度优势,最终只能在经济衰退或增长停滞的阴影下苦苦挣扎。

      市场缺乏主导产业

      一种好的经济制度有利于知识创新和技术进步,但是知识创新与技术进步通常总是具有周期性的,因为任何新知识最后总是要变成人所共知的常识,任何新技术最后也是要演变成为人所共知的成熟技术,而新知识的发现和新技术的发明又总是需要一个积累的过程。当前发生在美国的经济增长衰退,实际上就是因为与IT产业相关的知识已经从新知识变成了常识、与IT产业相关的技术已经从新技术变成了成熟技术,而新的知识积累与技术创新还没有达到足以引起一次新的产业革命的程度这一事实所造成的。

      我们做出这种判断的依据是,作为本次产业革命之主导产业的IT产业的重大发明创造基本完成,激动人心的、从无到有的高级别技术创新已经趋于枯竭,剩下的只是一些影响十分有限的增量创新,成本竞争正在取代技术创新而成为占据主导地位的因素,与之相对应的恰好则是IT产业垄断利润的消失,以及对IT产业投资热情的迅速减退。

      另一方面,极有可能成为下一次产业革命之主导产业的生命生物技术产业的创新还没有能够达到产业化与商业化的程度。于是,处于两次产业革命间歇期的美国经济只能走上增长减速直至衰退之路。当然,受政府旨在稳定宏观经济的扩张政策的影响,在此期间美国经济也许会出现一些恢复性的增长,但是,这种政策面因素最终是敌不过基本面因素的。

      根据以上的分析,我们所能得出的结论是,美国目前出现的增长放缓并不是由制度因素造成的,而是由经济增长的周期性因素所造成的。因此,假如我们以美国当前的经济增长放缓为依据来否定美国经济制度的有效性,将是难以令人信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