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农垦报》记者陈彰报道 2002年12月30日,2003年度海南省农垦工作会议在海口召开。会议的中心议题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认真总结2002年的工作,确定2003年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与时俱进,努力开创农垦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海南省副省长江泽林出席了会议。出席会议的还有省农垦总局领导邱国虎、林玉权、陈菊英、符孟彪、蒋厚镇、全孝华、林芳明、陈永希、郭奕秋、郭钦宜以及垦区各企事业单位党政主要领导、总局驻各市县办事处和驻外省办事处主任、总局机关全体干部共500多人。
江泽林副省长到会作重要讲话。他首先充分肯定了2002年农垦工作取得的显著成绩,接着就农垦下一步改革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发表了意见。江泽林说,近年来,农垦积极探索改革的思路,大力发展职工自营经济,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显示出了改革这个动力的作用。另外,在发挥产业优势,组建行业集团方面也取得了成效,天然橡胶从建立网络销售体系和云南省的合作,实现网上竞价,整合橡胶资源,我觉得这也是一种改革的举措。
省农垦总局局长林玉权作工作报告。他在对2002年垦区的工作回顾时说,2002年垦区突出抓好经济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推进产业化进程,大力发展职工自营经济,全面提升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促进了垦区经济和社会快速健康协调发展。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第一,生产快速发展,经济稳步增长。据测算,当年国内生产总值完成44.11亿元,比去年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亿元,比上年增长20.9 %,出现了良好的回升势头;职工劳均收入达到9900元,增长10.2 %。垦区实现整体扭亏增盈,预计实现利润1.2亿元,比上年减亏增盈3亿元。
第二,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工业布局调整步伐加快,一批工业项目将相继投产。农业科技含量逐步提高,农作物和畜牧、水产良种覆盖率已达89%,科技进步在垦区农业生产中的贡献率已达到50%以上。
第三,改革逐步深入,制度创新取得实质性成效。企业制度创新改革试点工作取得积极成果,以职工家庭经营为主、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进一步完善,工商企业改革稳步推进,总局机关、企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基本完成。
第四,社会事业持续发展。联手扶贫工作取得实质性成效,少数民族职工茅草房改造任务已全面完成,教育基础地位进一步加强,医疗体制改革步伐进一步加快,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积极推进,计划生育工作取得积极成果,社会治安环境进一步优化。继续深入开展与“法轮功”邪教组织的斗争,有效地遏制了“法轮功”的反弹,确保了垦区政治、经济大局的稳定。
第五,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双示”教育和预防职务犯罪教育,进一步完善民主评议领导干部制度和场务公开制,继续抓好文明单位、文明生产队和青年文明号创建活动,为垦区改革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在谈到2003年垦区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时,林玉权说,2003年垦区国内生产总值要实现49亿元,比上年增长11%;其中:第一产业31.5亿元,增长11%;第二产业8.5亿元,增长10.4%;第三产业9亿元,增长12.5%;固定资产投资13亿元,增长18.2%;人均纯收入3900元,增长8.3%;职工劳均收入突破1万元;干胶总产22万吨;争取全年实现利润5000万元以上。在谈到将如何实现这些经济目标时,林玉权说要着力抓好八项工作。
一是进一步加快垦区管理体制创新,促进垦区经济快速增长。二是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巩固提高农业基础地位。三是加快工业经济结构调整,做大做强垦区工业。四是加快发展三产业,增创垦区发展新优势。五是创新垦区教育,推进医疗改革。六是加快科技进步,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七是以提高效益为中心,进一步完善扭亏增盈考核指标。八是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加强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省心农垦总局党委书记邱国虎在会上作重要讲话。他在概括了2002年垦区取得的主要成绩后,将垦区2002年所取得的成绩的基本经验归纳为“七个坚持”。一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定不移地推进垦区改革开放。二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垦区生产力。三是坚持以企业增效、职工增收为目标,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四是坚持以提高职工生活水平和质量为目的,放胆发展职工自营经济。五是坚持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六是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上台阶。七是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确保农垦改革发展的顺利进行。
在谈到2003年的工作时,邱国虎指出,200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的第一年,是实施“十五”计划的第三年,也是垦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重要的一年。我们要按照“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总要求,推进六个方面的创新,做好垦区2003年各项工作。
一、推进观念创新,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邱国虎指出,从垦区的实际情况来看,观念落后于形势仍是影响我们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因此,我们要坚决冲破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解放思想,不断推进观念创新。一是必须加强学习;二是必须增强市场意识;三是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四是必须增强大局意识;五是必须增强民主意识。勇于探索,勇于攻坚,善于创新,用与时俱进化精神推进改革开放。
二、推进体制创新,为生产力的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提供体制保证。邱国虎指出,十六大报告对今后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作出了明确的部署。我们要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力争在关系改革全局的重点、难点领域取得突破。一是在垦区管理体制方面取得突破; 二是在垦区国有经济布局和所有制结构调整方面取得突破;三是在加强优势行业和骨干企业的建设方面取得突破;四是在农场管理体制改革方面取得突破;五是在农业经营机制改革方面取得突破,加快改革步伐,从根本上消除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加快发展步伐。
三、推进产业结构创新,增创经济发展新优势。邱国虎指出,党的十六大报告突出强调发展是永恒的主题,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我们要落实十六大精神,就要继续实施“农垦发展行动计划”,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优化升级,逐步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橡胶产业和高效农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新的产业格局。一是继续调整橡胶区域布局,做大做强橡胶产业;二是做大做强热带高效农业,打造海南农业的“航空母舰”; 三是以产业化经营为目标,大力发展资源加工业; 四是进一步拓宽领域,放开搞活第三产业;五是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为率先在全省实现农业现代化奠定基础。
四、推进科技创新,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邱国虎说,垦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积极推进“科技兴垦”战略,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为此,他提出一是提高企业的自我创新能力; 二是加快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提高垦区农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三是加强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全面提高劳动者综合素质,为垦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五、推进党建工作创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思想组织保证。邱国虎指出,党的十六大对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所作的部署,给垦区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工作带来了新的契机。为此他要求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一是要切实加强思想建设;二是要切实加强组织建设; 三是要切实加强作风建设; 四是要切实加强制度建设,以改革的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为垦区党的建设注入持久活力。
六、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创新,为改革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邱国虎指出,党的十六大对精神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充分认识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意义,立足于垦区的发展,立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职工群众的新需求,在内容和形式上进行创新。一是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心任务,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创新; 二是把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 三是要紧密结合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实际,处理好继承传统与坚持与时俱进的辩证关系。要勇于探索和实践,不断总结新的经验,通过卓有成效的创造性工作,推动垦区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向前发展。
大会期间还听取了乌石农场、西达农场和三亚木材厂3个单位关于加强企业管理的经验交流。
- 【 关闭本页 】
- 点击排行
- 深入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 与时俱进开创工作新局面
- 时间: 2003-01-06 02:55:22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海南农垦报》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