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排行
  •   
  • 中国仍是吸引外资“强磁场”
  • 时间: 2003-01-09 08:22:22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证券时报》    点击:
  •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江小涓近日完成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入世一年来外商在华投资的趋势表明,中国作为跨国投资东道国的吸引力正越来越强。今后几年,中国仍将是吸引外资“强磁场”,外商还将继续扩大在华投资规模和提升在华投资的水平,并对中国经济的中长期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报告说,2002年前11个月,我国实际利用外资达480亿美元,增长15%,预计全年将达到520亿美元左右。前11个月,合同外资额达769亿美元,增长了27%,预计全年将超过800亿美元。报告预计,2003年实际利用外资额仍将保持在较高水平,但考虑到连续两年外资较大规模的流入和全球跨国投资额的持续下降,合同外资金额的增长速度可能明显放慢。但从绝对规模上看,未来2-3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的数额仍有可能保持500亿美元左右的高位。这是由于中国国内市场的巨大潜力和“中国制造”在全球市场上的强竞争力,使中国继续成为全球投资者看好的东道国。

      报告认为,今年大型国有企业利用外资将有重大突破。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吸引外资参与大型国有企业改革与重组的实质性政策已经出台。特别是去年11月,证监会、财政部和国家经贸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向外商转让上市公司国有股和法人股有关问题的通知》,这意味着外商受让上市公司的国有股和法人股将不再有政策障碍。事实上,一些大型国有企业吸引外资的实际进程已经启动,2002年以来,有三个大的重组案例起步:一是第一汽车集团与日本丰田公司的全面合作,二是第二汽车集团与日本日产公司的全面合作,三是深圳市政府拿出深圳五大国有集团的股权面向国际公开招标转让。这三大国有企业重组案,中方资产额都在百亿元以上,是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历史上的重要转折。报告预计,在2003年,上述几个案例会从框架协议转为具体的合并或收购方案,而且还会有更多的案例出现。大型跨国公司参与国有企业改革,不仅能提供巨额投资,而且随着资金的进入,经营理念、技术、全球营销网络、管理等各种资源,都会进入被并购的企业,成为推动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战略投资者。

      报告指出,大型跨国公司与我国大企业合资合作后,还会有大量的跟随性投资进入中国。以日产与东风全面合作为例,计划至2006年投入6亿多美元生产产品,这个巨大的投资项目必然引起巨额配套采购,因而引起国内外众多零配件配套公司的关注。

      报告还预计,今后两年,跨国公司有可能较大规模地对其在华业务进行整合。特别是较早时期进入中国的跨国公司,往往在华有多个投资项目,但绝大部分采用点式出击的策略,项目零散。如世界著名制药企业罗氏集团,其在上海星火开发区内就有两家合资企业,在上海还有另外一家。随着入世后政策等外部环境的变化,以及对中国市场的驾驱能力的增强,罗氏将这三家合资公司进行整合,合并成了一家公司。

      报告还预测说,未来一段时期,一些跨国公司将继续提升中国在其全球布局中的地位。鉴于中国业务的重要性、人力资源的高素质和相对低成本以及良好的交通通讯条件,他们还会逐步将其某些地区业务的后台放到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