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排行
  •   
  • 专家:延续性政策推动经济持续增长
  • 时间: 2003-01-09 08:24:57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中国证券报》    点击:
  •   中国经济进入了新的一年。政府宣告在新的一年里将保持政策的连续性。政策不变,年份变了。政策的连续性可否使过去一年的增长态势在新的一年里续演,可否使尚未清除的问题不致加重而无碍大局?

      2002年实现了8%的较高经济增长,出口和投资罕有的高速增长给予了强劲的支持。2003年的经济增长是否仍然可以得到出口和投资同样力度的支持?

      先看出口。2002年出口加速增长,得益于中国加入WTO的开放效应。全方位开放的诸多制度障碍被清除,比较优势的经济潜能得到空前发挥,获得外贸经营权的民营企业和竞相涌入的外商投资成为推动出口加速的主要力量。今年,出口在高速增长基数上再实现20%以上增长的难度很大。如果出口退税等出口鼓励政策保持不变,出口增长的政策效应将会减弱。但中国加入WTO的制度变革效应则可能仍然强劲。中国低工资劳动力等低成本要素在市场开放体制下形成持续的比较优势,外商投资受此诱惑还会继续大批涌入。随着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化,出口贸易从制度创新中获得新的增长活力,保持连续几年的高速增长并非没有可能。此外,内需较弱,向外挤压,有助于出口继续快速增长。

      再看投资。2002年投资高速增长,一是基本建设投资带头加速,二是房地产投资持续高温,三是民间投资跟进加快,其中,政府投资起了主要作用。

      政府增设投资项目、拨付财政资金、调集配套资金,担当着扩大投资规模、推动投资加速的大任。2003年,政府主导型投资规模宏大,有条件做到资金先行到位,实现优先增长。几年来,国债投资项目总投资3.2万亿元,其中,国债资金不到20%,80%以上是银行信贷等社会资金。大批前期项目趋于收尾,更多更大的新项目开始起步。财政投资丝毫没有淡出的迹象。政府主导的基本建设投资继续高速增长,无疑会产生推高投资总额及产值增速的效果。

      政府投资的决心和力度不减,即使国债增发数额不增加,但有可能通过增大社会配套资金来保持财政投资的规模扩大,投资有可能形成和去年同样或接近的增长速度,再加上出口的高速或较高速增长,2003年有可能实现如同去年一样的主要靠投资和出口支撑的8%左右的经济增长。

      但我们同时应该注意到,出口和政府主导型投资的高速增长,一方面可能支持经济快速增长目标的实现,但另一方面,也可能使已经积压的问题加重,或产生新的问题。

      目前,很多投资项目中银行信贷等社会资金所占比重很大,这类投资增速很快,并非就是社会投资的高涨。财政投资带动社会投资的方式,应当是以新增的国债投资项目诱发带动起社会投资项目。但是,现在实施的很多国债投资项目,用很少的国债资金立项,把大量的银行信贷等资金纳入项目之中。少量财政资金支配而不是带动大量社会资金,将大量社会资金从市场投资领域转移到公共投资领域。财政资金由此实现远超出本身支撑能力的投资规模,形成持续增发国债的超额要求,造成财政收支矛盾加剧,国债增发不得不年复一年地进行下去,原本临时性短期性的紧急措施被拖成了长期性政策。随着国债项目支配配套资金力度的增强及其投资规模的加快扩张,使国债增发压力增大,扩张性财政投资淡出变得遥遥无期。财政投资规模增大,使财政难以腾出资金对付急速增长的公共支出及社会保障支出需求,难以履行公共财政的正常职能,以致于被驱使到股市上去筹集财政性社保资金,殃及无辜。以银行贷款等社会资金为主体的财政投资项目规模扩张,造成社会资金配置不当,扭曲加重。市场主体自主决策的商业性投资融资受到挤压,市场融资的难度、成本及风险增大,市场性投资难以顺利扩张。基本建设投资加速升高的同时,市场自主投资为主的企业更新改造投资速度大幅度下降,2002年前11个月,基本建设投资增长23.8%,比去年同期升高13.4个百分点,企业更新改造投资增长15.7%,比去年同期下降9.6个百分点;前三季度,集体和个体投资增长速度比上年加快,但比基本建设投资增长速度低,出现了改革开放以来全社会投资增长加速过程中集体和个体投资增速慢于基本建设投资增速的极少见现象。

      2003年,政府主导型为主的基本建设投资继续高速增长,如果没有新的支持市场性投资和融资的政策措施出台,市场自主投资为主的企业更新投资和完全市场性的集体和个体投资仍然可能和去年一样地受到挤压,难以达到应有的增长。

      去年房地产投资高速增长,由市场需求拉动、市场主体自主决策并有市场融资支持的房地产投资,形成中国经济近年来少有的市场自主增长热潮。房地产投资扩张速度快,给社会资金营造出市场空间,不给财政和银行造成压力,成为全社会投资中份额较大、活力旺盛、关联效应广的市场自主增长主力。2003年,房地产投资拥有的良好政策和市场环境继续保持,可能出现的泡沫恶性膨胀动向受到密切监控,房地产投资继续强劲健康增长,应能成为推动社会投资及经济增长加速的重要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