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三在东京胶大跌的影响下,沪胶盘中出现较大的震荡,虽然尾市沪胶再度收高,但技术分析显示:沪胶大级别调整即将展开。
从天然橡胶的基本面看,应该说情况与此波行情发动之初以及上升过程中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变化:泰国天然橡胶现货价格仍然坚挺,全球经济复苏迹象明显,而国内的橡胶消费在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的带动下仍然保持强劲态势。尽管如此,无论是从东京胶还是沪胶的波动周期以及波动幅度来看,东京胶和沪胶均将面临一次大级别调整。
从东京橡胶连续图中可以明显地看出,东京胶目前已经运行到一个跨度达到8个月高点到高点的循环周期时间之窗。笔者认为周三东京胶的变盘主要是该循环周期的周期性调整压力导致。而同样是8个月循环周期,前期也曾经导致东京胶在2003年2月25日出现一波大级别的调整,因为市场曾经在2002年6月20日形成一个大级别的顶部,运行了8个月循环周期正好在今年2月25日形成另外一个大级别高点。而今年2月25日运行到10月22日,又开始进入这个跨度达到8个月的循环周期的时间之窗内。从周三东京胶的表现看,应该可以基本上确定10月22日的高点就是东京胶的大级别高点。在10月24日-10月29日之间也许还会出现一个反弹高点,但笔者认为东京胶可能出现的反弹高点难以逾越周三穿头破脚形态所形成的高点。
而从东京胶的波动形态看,从5月7日以来的上涨呈现出明显的5浪上升形态,不仅如此,其上升过程中所出现的波动幅度也呈现完美的协调性。例如,从5月7日低点上升到6月11日高点,升幅为18.4日圆(1浪);上升到9月18日完成了3浪的上升幅度,从1浪低点量度上升了34日圆;而从1浪低点量起,5浪的上升幅度为46.7日圆。显然可见,5浪的升幅约为1浪升幅的2.5倍,约为3浪升幅的1.375倍。从幅度看,周三的高点149.4日圆存在相当大的阻力,短期内突破的概率较小。
从沪胶的走势看,以主力合约Ru0403为例,6月6日至10月17日,跨度是91个交易日,在累计上升了6010元/吨的情况下,90个交易日的循环周期显然将形成极大的调整压力。一般情况下,在累计升幅这样大的情况下,江恩周期理论中的重要循环周期往往会起到相当关键的影响。此外,10月17日还距3月18日的重要局部高点(随后出现暴跌)正好7个月,虽然7个月的循环周期单独使用可靠性较低,但如果7个月的循环周期与江恩周期理论中的3个月或4个月循环周期重合,则有可能形成强烈共振,导致沪胶形成重要的头部。
另外,值得指出的是,沪胶曾经在2月24日形成上半年行情的最高点,而8个月的跨度正好是10月24日。因此笔者认为,沪胶即使在周四继续上攻,上升的攻势也难以维持到周五尾市。从沪胶往往滞后东京胶的情况看,不排除沪胶周四出现最后一博,但目前继续作多沪胶,风险已经远远大于可能的收益。
从沪胶的库存情况看(参见附图),沪胶的库存在6月底开始缓慢回落后,库内天然橡胶小计已经在7月底再度缓慢回升,而到8月底,期货仓单也开始缓慢回升。截止到上周五,沪胶库存无论是库存小计还是期货仓单,均已经接近6月底的历史最高水平。这说明橡胶贸易商和生产商认为目前的价格水平可以再度进行期现套利。10月22日,沪胶主力合约与海南橡胶交易中心的5号标胶的挂单成交均价的价差已经达到1437元/吨,较8月21日局部高点时的价差1167元/吨高出270元/吨。这说明目前两地的价差对橡胶贸易商和生产商具有更大的诱惑力,加上东京胶领先调整给市场形成的压力,预计周四周五会有更多的套利资金介入作空,从而加大沪胶的调整力度。
从政策面看,天然橡胶明年的关税和配额仍然没有明朗。一旦近日传出偏空的消息,将给在周期因素影响下面临极大调整压力的沪胶形成重大打击。虽然降低关税和增加配额反映了国内对天然橡胶的强劲需求,但不排除市场空头主力借势打压。因此,在操作上,目前不宜重仓作多,特别是在东京胶次高点形成后再度下跌时,无论是东京胶还是沪胶,届时将出现加速下跌的走势。笔者倾向于认为,最迟在下周一(10月27日),沪胶将出现大幅调整走势。
压力近期会发生作用吗?
□上海外高桥 诤言
近日,沪胶在高位区域剧烈震荡整理,多空双方围绕16000元/吨整数位展开激烈争夺。那么,目前对沪胶的助涨动力和助跌压力又来自何方呢?
笔者将周边胶市产销区胶价换算成沪胶仓单注册成本,则不难发现,沪胶助涨动力来自国际胶市产销区胶价强劲走势,由此对沪胶走势产生向上牵制作用;而助跌压力则来自国内传统胶市产区胶价走势相对疲软,由此而导致沪胶库存量、注册仓单数量双双增加,实盘压力不断加重。
对此背景情况笔者分析认为,目前胶市宏观基本面整体利多,尤其是国际胶市产销区胶价大幅上涨,并维持对沪胶升水,仍将引发主力资金积极做多。虽然沪胶库存量、仓单数量不断加重,但实盘压力仅作为一微观基本面的次要因素,对沪胶涨势产生较为轻微的利空作用,仅能使沪胶进行一波涨势中的技术性回调而已。
沪胶与国际产区胶市进口胶进口成本对比,呈现内低外高的贴水态势
虽然国际主要产胶国积极扩增天胶生产、出口的偏空出口政策,天胶生产、出口规模不断增加,但受制于产区气候多变因素影响,导致现货胶源供应紧张。另外,受国际主要用胶国用胶需求强劲、全球著名轮胎制造商积极采购现货胶源利多因素作用,泰、印尼、马等主要产区胶市现货胶价不断上涨。其中,泰胶市RSS3现货胶价、STR20现货胶、印尼胶市SIR20现货胶价迭创新高。按泰胶市RSS3现货胶价126-129美分/公斤推算,则进口胶成本达到15444-15793元/吨,此价格显著高于沪胶近期合约RU311的期价。
沪胶与国际销区胶市进口胶进口成本对比,也呈现内低外高的贴水格局
东京胶近期走势强劲,按照近期10月合约期价151日元/公斤、美元兑日元汇率1:109计算,则相当于138.5美分/公斤,兑换成进口成本高达16550元/吨。此价格显著高于沪胶近期合约期价。
沪胶与国内现货维持期高现低关系,致使实盘压力加重
截止目前,沪胶近期合约RU311期价为15300元/吨左右,海南、云南产区现货胶价为14600元/吨左右。考虑沪琼、沪滇之间产销区升贴水幅度分别为210元/吨、280元/吨、短途运输费用为50元/吨、入库费为15元/吨、交割手续费为4元/吨、半个月仓储费12元/吨,则源于海南、云南产区现货胶源的仓单注册成本分别为14891元/吨、14961元/吨。在这种利差的诱惑下,沪胶空方套利资金不断组织现货胶源、注册成标准仓单、抛售于期货市场、导致库存量、仓单数量逐渐增加。但从盘面可以发现,RU311合约、RU401合约、RU403合约期价呈远高近低排列,且价差较大,超过沪胶相隔两个月的合约持仓成本(约220元/吨左右)。在这种情况下,买近卖远跨期套利将有利可图。沪胶期价相对较低的近期合约所承受的库存或实盘压力将转移至期价相对较高的中远期合约,由此意味着沪胶整体承受的压力会较为轻微。
综上所述,虽然沪胶短线剧烈震荡,甚至技术性回调整理,但中线仍将运行于强势格局之中,对此投资者操作上宜以逢低吸纳为主。
- 【 关闭本页 】
- 点击排行
- 上海期货:大级别调整即将展开
- 时间: 2003-10-23 08:39:24 作者: 王兆先 来源: 《中国证券时报》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