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排行
  •   
  • 上海期货:天胶此波上涨行情即将步入尾声
  • 时间: 2003-10-24 08:49:46    作者: 苏尚桥    来源: 《中国证券时报》    点击:
  • 由于前期引领胶价上涨的因素被透支炒作,加上天胶新增资源快速增长,库存大幅增加,美元贬值趋势缓减以及世界商品期货指数冲高回落等,使得沪胶上涨动能逐渐衰竭,大牛行情逐渐步入尾声。

    一、新增资源快速增长

    据海关统计,中国2003年9月份天然橡胶进口量为118299吨,1-9月合计进口量为890774吨,较上年同期增长41.4%;9月份合成橡胶进口量为95116吨,1-9月合计进口量为722738吨,较上年同期增长3.4%。由于目前仍处于割胶旺季,大量国产天胶在下半年集中上市,据预测4-9月国产天胶产量为40万吨左右,全年产量为57万吨,仍有17万吨产量尚待生产。因此,橡胶资源呈快速增长态势,而且由于割胶初期天气影响,部分资源供应被推迟。另外,由于天胶价格过高,合成橡胶也挤占了天胶的部分市场份额。

    二、沪胶库存大幅增加

    10月16日,上期所天然橡胶可交割货物数量为135780吨,较前周的129545吨增加6235吨,增长4.8%;已制成仓单的货物数量为124410吨,较前周的119950吨增加4460吨,增长3.72%。天胶源源不断流入上期所交割库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因天胶价差显著扩大,吸引了大量现货商进行套期保值,买现货抛沪胶;二是在沪胶市场抛空的投资者在现货市场购胶注册成仓单。沪胶库存的大增也说明目前国产天胶的消费并未真正启动。

    三、胶价高企促使天胶产能扩张

    由于近几个月天然橡胶价格暴涨,使得天然橡胶生产国放弃限制产量,转而鼓励天然橡胶种植。印度尼西亚称,2003年将把天胶产量提高3%― 5%;泰国也将在未来五年内将天胶产量提高16%;马来西亚、斯里兰卡、越南等天胶生产国也计划采取多渠道、多层次措施增加天胶产量。我国天胶主产区海南的农垦企业也在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包括增加施肥次数、增加割胶次数、延长割胶时间等),预计今年的天胶产量将比去年增加1万-2万吨。

    四、美元贬值有减缓迹象

    美元指数自2001年7月6日的121.02贬值以来,贬值幅度达到了32.62%,最近一段时间正缓缓向上攀升。从目前来看,美元指数触底反弹的可能性加大。这样,以美元报价的东南亚天胶出口价回落的可能性也在增大。

    五、世界商品期货指数冲高回落

    美国商品研究局研制的世界商品期货指数(CRB)能较准确地反映全球商品期货价格变化情况。目前商品期货指数(CRB指数)一直处于上涨态势,从而反映出全球商品期货(如铜、大豆、天胶等)价格的大幅上涨情况。CRB在冲高247.98后开始步入调整,一旦击穿其上升通道的下轨,则有出现中期调整的可能。因此,包括天胶、大豆、豆粕等品种在内的商品期货行情均有可能步入中期调整。

    另外,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的阴雨天气也不可能长期持续下去,天胶供应会逐步走向正常。中国买盘在第四季度初强劲集中采购后也会出现一定的休整期,天胶在大涨近7000点后也有调整要求。

    综上所述,天胶此波上涨行情即将步入尾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