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设施农业异军突起,撑起了农民增收的半壁河山,然而,在反季节农产品销售上部分农户还存在着不少问题,成为农民致富路上的拦路石。只有走出这些误区,农民的钱袋才会越来越鼓,小康生活才能越来越近。
一、走出物稀不愁卖的误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物以稀为贵又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广大消费者在品尝珍稀美味的同时更注重产品的卖相、包装。因此,广大农民朋友在销售农特产品时,应严格按照市场的要求,对农特产品进行分类分级包装,力争有个好卖相,卖得好价钱。
二、走出贱卖俏不卖的误区。我国幅员辽阔,物产丰富,一年四季时令瓜果鲜菜不断。反季节农产品利用设施人为改造农作物生长环境,但它只是在一定地域内独占区位优势,打了时间差,黄金销售时段非常有限,多则半月、少则一周,错过此时段,不是与南方生产的农产品撞车,就是赶上其他地方的销售末期,对价格冲击很大。因此,广大农民朋友一定要认清销售形势,适时采摘,以获取最高效益,切莫攀价、跟风、囤货待销,人为地造成某一种农特产品上市高峰,导致价格下跌,出现贱卖俏不卖现象,造成不应有的经济损失。
三、走出贪利不守信的误区。诚信是每个公民应具有的最起码的道德。然而,订单农特产品不给订单商的事却时常出现。那些种植户往往言而无信,谁出的价高给谁,只顾眼前的蝇头小利,殊不知类似的一锤子买卖得的是眼前利益,失的却是一个人的信誉。失去了信誉的农特产品基地,客商不会再光顾,等待广大农户的将是萎缩的市场、积压的农特产品,实现奔小康的梦想必将成为泡影。
- 【 关闭本页 】
- 点击排行
- 反季节产品销售要走出误区
- 时间: 2003-10-08 08:39:09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智农通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