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将胶工的干胶计酬单价与胶园管理级别、割胶技术等级和干胶销售单价联系在一起,西达农场这一“三联系”计酬机制的创新,极大地调动了胶工的积极性,从而实现了胶园管理水平、胶工技术水平和胶工收入水平的“三提高”。
前些年,西达农场在实施胶工计酬方案时,由于未能体现市场经济规律,对胶工的适当让利逐渐变成了片面让利,造成农场干胶生产越多,亏损就越大。加上定产欠合理准确,造成承包者收入悬殊,从而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效应。为了扭转这一不利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局面,自今年始,农场新的领导班子结合西达的场情,通过民主程序对不利于企业生产经营的方案进行修改,把胶工当月完成的干胶产量计酬单价与胶园管理等级、割胶技术等级和干胶销售单价相联系(筒称“三联系”)。农场以干胶销售单价每吨8500元为基数,实际干胶销售单价每增减500元,“三联系”胶工的计酬标准就相应增减100元。为确保“三联系”计酬办法落到实处,农场建立健全了一整套考核监控机制,推行以岗位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目标化管理,采取经常性检查、综合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的办法,突出用数据说话,加强原始凭据统计考核工作,以实绩真实评价每个胶工的生产经营成果,及时兑现劳务报酬,并保证胶工实现优质优酬。
“三联系”在西达农场实施将近一年,取得了明显的效果。首先是胶工管理胶园的自觉性提高。因为胶园产量的高低和管理质量的高低与胶工的收入直接相关,促使胶工精心把胶园管理好。许多胶工除自己投入管理时间外,还动员家庭剩余劳力参加胶园管理,高标准完成农场生产部门定期下达的砍带控萌任务,全场胶园因此很快就消灭了荒芜,管理水平达到一级标准的胶园达70%以上。加大肥料的投入,职工义务献肥人数达1721人次,献优质牛肥累计达2262吨,全场98万株开割树,平均株施化肥1.5公斤。肥足和作业质量高,促进了干含的提高,至10月底止,干含比上年提高了1.2个百分点。其次是胶工的割胶技术水平提高。由于胶工向技术要产量的意识增强,自觉练割刻苦钻研技术,积极参加岗位练兵与技术比武活动,全场胶工的割胶技术取得长足进步,全场964名胶工技术等级全部达标,其中一二级胶工占90.9%,比上年提高了3.2个百分点。澄屯赛区调研组和总局农林处在西达调研时,对该场实行“三联系”后,割胶技术明显提高给予高度评价。再次是胶工的收入增长。干胶单价的适度提高以及产量、质量提高,使胶工的分配水平普遍提高。据统计,全场胶工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平均每月增加250多元。胶工分配水平的提高,又促进了上岗率的提高,今年全场消灭了丢岗漏割的现象,有些边远的生产队因为将过去胶工丢弃的岗位全部复割,今年的产量就将翻一番。
西达农场实施的“三联系”,使全场的干胶生产大幅度增长,截止10月20日,共完成干胶2728吨,比上年同期增加505吨,增幅达23%,增产总量和增产幅度名列澄屯赛区榜首,在垦区排名第五,并获上半年澄屯赛区流动红旗奖。干胶增产促进了经济效益的大幅度提高,农场已走出多年亏损的低谷,在去年比前年减亏700多万元的基础上,今年有望实现扭亏为盈。2003年将成为西达建场史上经济效益最好的一年。
- 【 关闭本页 】
- 点击排行
- 联系管理 联系技术 联系市场--“三联系”联出西达胶工高产高质高效
- 时间: 2003-11-10 08:52:51 作者: 记者陈彰 通讯员李卫华、洪雄 来源: 《海南农垦报》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