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垦区国有胶园的承包方式,总局已经决定今年底全面推行由职工长期承包经营,这是一个经过近40年探索得出的最好方案,但是从众多文章和方案看,有些问题被忽视了。众所周知,国有胶园的承包方式改变,由过去的一年一定改为长期承包经营,除了时间上由一年变为一个周期(或剩下的有效投产期)外,最大的不同是职工享有特定的经营权,即解决了舆论多年的所有权(国有)和经营权(承包者)分开问题。由于承包经营的长期性,代表国有资产方理所当然要求承包经营者要为周期效益负责,任何短期行为、丢荒失管导致生产周期缩短都是不允许的。合格的承包经营者,也应着眼于周期效益,一切从长计议,力戒短期行为和侥幸心理,严格执行技术规程,自觉接受检查监督。好好经营增产增收。因为是国有胶园交给职工长期承包经营,除了坚持和提升过去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外,还应围绕着周期效益这个核心问题,着重考虑如下四个问题:
一、周期定产,分年实施
长期承包经营本身就要求我们一次性确定全周期(或剩下割龄)的产量,比如:世行橡胶项目可行性报告中,就比较科学地把全周期25年产量分配到各个年度,一般的比例是前割期9年占周期产量26.5%,10―20年为高产稳产期占周期产量58.7%,21―25年为后割期占周期产量14.8%。高产稳产期的年平均单产约为前期和后期平均单产的1.8倍。无论采用何种承包方式,定产都是十分重要的,割龄品系类型等因素都要充分考虑。定产的主要依据是林段(树位)历年割胶档案,一定要把原始记录详细整理出来,而且要张榜公布接受监督,然后根据前期递增、后期递减、中期高产稳产原则对号入位,测算出承包周期总产和年度产量,最后按有产可超留有余地的原则一次性定夺,在没有人力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定产指标不宜变动,定产中所用数据要归档保存,供今后解决矛盾时查考和验证。
分年实施就是一年一结兑现承包,要注意的是当年超产承包者该拿的都兑现拿走,超产部分不能留作弥补下年减产用;完不成任务该少拿也只能是少拿,减产部分也不能用下年增产来补,但由于是周期承包,应设周期超产重奖奖项。
二、有效割胶株数应列为重点考核指标
有效割胶株数是实现周期产量目标的最基本条件,也是胶园生产力强弱的重要标志,应该列为衡量长期承包经营成败的关键性指标。据统计,海南垦区2001年已开割胶园每亩存树仅21.72株,就算全部都是有效(正常)开割树,保存率也只有63.9%,即已有超过三分之一的树因各种原因失去了生产能力,在这当中,有风害影响因素,但管、养、割造成死皮也占相当的份量。我曾看过割龄不足10年的世行橡胶,死皮率更高达28%,但农场的割胶制度却没有这方面的约束力,令人无法理解的是:伤树、耗皮、六清洁、漏割漏收都有罚项,为什么造成死皮偏偏不设罚项呢?10割龄的树死了皮,后面15年70%的产量就没了,为什么我们有的同志视而不见。现在的胶园质量,给实现周期产量目标带来很大困难,这同部分同志制约措施避重就轻有很大关系,如胶园交给职工长期承包经营后,再不把有效割胶株数当作重点考核指标,就很难完成周期产量,弄不好也像泰国大片胶园那样亩产不足50公斤,生产难以为继,被迫大面积提前更新。
有效开割株数要分定到各个年度,而且要年年点核兑现奖罚,出现超允许范围外死皮树时,承包经营者要赔偿未完割期全部产量(产值)损失。
三、管理不能放松
半个多世纪,我们一直为橡胶思考和奋斗,胶园承包模式从上世纪60年代的“三定一奖”开始到今天长期承包经营,已经苦苦探索了40多年,由于体制原因,直到现在才敢于把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把国有胶园交给职工长期承包经营,从管理模式上讲,可以说是一种难得的突破,相信还会发展和完善。但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承包形式,管理都不能放松,而且是承包期越长,管理工作越要抓得紧。翻开海南农垦的橡胶发展史,有一组数字很值得引为教训,即至2001年全垦区已累计种植橡胶666.34万亩,除更新倒树104.62万亩,理应保存561.72万亩,但实际只保留369万亩,有192.72万亩由于多种原因在苗期被淘汰了,这里面有70年代用木椿打洞种胶的闹剧,有相当一部分是管理不善被淘汰掉的,花了高昂的学费换来了两句话:即成亦3年,败亦3年。所谓成亦3年,指的是橡胶种下去,3年管理跟得上就成功;所谓败亦3年,指的是再好的胶园,丢弃3年不管就会前功尽弃,尽管曾经多年安排不少改造落后苗投资,效果也不理想。70年代搞岗位承包,曾以尊重抚管工人的自主动权为由,把原来的作业计划、检查验收制度全废了,结果不到两年,胶园管理水平急转直下,又赶紧恢复了检查验收等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才把被动局面慢慢扭过来,但改造落后苗的任务却大幅度增加,花了许多不该花的投资。如今,要把胶园交给职工长期承包经营,不要以为工人自主权加大了就放松管理,而是要瞄准周期承包目标,不断提高管理力度。橡胶生产长达二三十年,在这个全过程中要实现周期效益,一定要坚持不懈地抓好管理。
四、胶园更新
胶园承包(生产)周期结束,由所有方代表国家安排更新,更新木材收入属国有资产残值,可以根据职工承包期长短,提取一定“积木奖”,但因承包经营后管理措施不当使胶园提前更新的,不应享受这个奖项。
海南农垦历史上曾有三代人为橡胶事业作出了很大努力,图的是建成我国最大的橡胶生产基地,基地的适度规模一直为垦区百万农垦人的高度关注。在把胶园交给职工长期承包经营的改革中,一定要紧紧围绕着实现周期效益这个大目标,以确保基地规模为着眼点,才能保证大橡胶战略的付诸实施。
- 【 关闭本页 】
- 点击排行
- 胶园长期承包经营容易忽视的四个问题
- 时间: 2003-11-14 08:53:27 作者: 邢民 来源: 海南农垦商务网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