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11月12日至14日,省农垦总局局长吴亚荣深入基层考察工作时强调:橡胶是海南农垦的当家产业,是高效农业,一定要坚定不移地做大做强。要通过挖掘土地潜力、培育良种良苗、加强胶园管理、提高科技含量、调整分配政策、深化产权制度改革、进行产品深加工、拉长产业链等措施,巩固橡胶种植面积、提高橡胶单位产量、提升橡胶综合经营效益,使橡胶产业真正成为企业增效,职工增收的优势产业。
在3天的考察中,吴亚荣在省农垦总局副局长符孟彪、郭奕秋以及总局机关相关部门领导的陪同下,先后深入到红明、龙江、八一、西联等农场,看望和慰问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胶工、困难职工,并深入橡胶园实地检查橡胶管理情况。
吴亚荣指出,海南农垦是作为国家天然橡胶生产基地而创办的,经过50年来一代又一代农垦人的艰辛努力,已建成了全国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基地,其年产量占全国50%。没有橡胶,就没有海南农垦,而且橡胶产业发展潜力很大,现有产量远远满足不了国家需求。垦区上下一定要统一思想,坚定不移地将橡胶产业做大做强。要做大做强橡胶产业,首先就要提高橡胶的科技含量,向科技要效益。搞好橡胶良种良苗的培育、引进和种植是做大做强橡胶产业的第一道关,也是橡胶高产稳产的基础。橡胶科研所要切实承担起橡胶良种良苗的培育、引进工作,不断提高橡胶优良品种。一定要抓好良种良苗基地的建设,从今以后,省农垦总局要对全垦区橡胶种苗实行有效管理,绝不允许低劣品系进入橡胶园。同时,要加强橡胶专业人才的培养、引进和橡胶产业的科技攻关,通过提高科技水平来提高橡胶的单位面积产量,提升橡胶的综合经营效益。
吴亚荣强调,做大做强橡胶产业,必须要加强管理,向管理要产量。橡胶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橡胶产量的高低。龙江一些割了36年的橡胶园,目前的亩产量还达到160多公斤,就在于该场橡胶的管理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加强橡胶管理,首先要加强橡胶的基础管理。各农场一定要加大对橡胶生产的投入,加强以施重肥为中心的橡胶胶园管理,特别是要加强今冬明春的橡胶胶园管理,管理质量高,就为明年橡胶高产稳产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是加强割胶技术的管理。一个割胶技术好的胶工,不但能够多产胶,而且能够减少死皮,延长橡胶的产胶周期。各农场一定要加强胶工割胶技术的管理,要通过严格割胶技术规程,开展技术练兵比武、传帮带等形式,提高胶工的割胶技术水平,实现技术挖潜目标。只有管理水平上去了,橡胶产业才能真正做大做强。
吴亚荣指出,合理的分配政策,是推动胶工积极性做大做强橡胶产业致关重要的因素。合理的分配政策,能够有效地调动胶工的生产积极性,促使胶工自觉地提高橡胶的管理水平。在谈到护林保胶问题时,吴亚荣指出,关键还是产权制度和分配机制,如果产权明确分配合理,胶工树立主人翁精神,收入提高了,他们就会自觉护林保胶。
吴亚荣强调,扩大橡胶种植面积,提高橡胶产量是做大做强橡胶产业的一个方面,而大力发展橡胶工业,拉长橡胶产业链,则是做大做强橡胶产业和根本出路。光卖橡胶原料是很难提高橡胶产业的附加值的,要通过与国内外有实力的、具有先进技术、市场潜力、经济效益高的大型橡胶工业企业的合作,进行橡胶产品的深加工,拉长橡胶的产业链,才能提高橡胶经营的综合效益,才能不断巩固和提高国家天然橡胶生产基地的地位和作用,才能真正把橡胶产业做大做强。
吴亚荣强调,做大做强橡胶产业,核心是橡胶产权制度的改革。目前垦区正在推行的国有胶园职工家庭长期承包经营,方向是正确的,要积极稳妥的进行下去。海南农垦在国有橡胶经营体制改革的长期探索和实践过程中,已经实行了多种经营模式,职工岗位联产承包责任制、生产队承包责任制、股份合作制和租赁制等形式的经营机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国有橡胶产业的经营管理,但却无法从根本上将职工家庭培育形成橡胶产业的经营主体。目前垦区橡胶生产仍然处在分散的以手工作业为主的状态,生产力水平较低,职工收入水平较低。职工个人的生产行为和自身能动性,对橡胶生产经营具有关键性的影响。过去那种胶园一年一定的短期承包做法,导致了工人的短期行为,难以真正落实“四到户”、“两自理”。只有将国有胶园职工家庭长期承包经营,把职工家庭转变为国有胶园的经营主体,才能实现国有橡胶资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和逐步将职工家庭培育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经营主体。但各农场在实施中,要宣传发动到位,查田定产搞实搞细搞准,方法要稳妥,一定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不能搞一刀切,更不能大轰大嗡搞形式主义,不能赶时间走过场,要扎实稳妥地把这一项工作做好。
吴亚荣还深入到老一辈革命家周恩来、朱德、王震等视察过的橡胶园考察,要求要把这些胶园作为农垦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作为样板橡胶园管理好。
- 【 关闭本页 】
- 点击排行
- 吴亚荣在深入基层考察工作时强调要坚定不移做大做强橡胶产业
- 时间: 2003-11-24 08:51:19 作者: 记者易家凡 通讯员蔡亲发 来源: 《海南农垦报》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