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排行
  •   
  • 重点是实现开割胶园的长期承包
  • 时间: 2003-11-26 09:21:43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海南农垦报》    点击:
  • 对国有开割橡胶园实行职工长期承包经营,赋予职工家庭长期承包经营,橡胶资产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明确职工家庭是橡胶园的经营主体,实行“承包、风险、责任、亏损”四到户和“生产资金、生活费用”两自理,逐步将家庭培育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经营实体,逐步构建以职工家庭经营为基础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三项改革”的重点。

    橡胶是海南农垦的最大宗国有资产,在农垦创建的期,由于受自然条件、交通条件、生活条件、科技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橡胶雷锋的大规模开垦和管理需要组织“大兵团”作战。这一“大兵团”作战的管理体制是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对海南农垦建成全国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基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这种国有国营的管理体制,造成了职工不用承担经营风险,也就不关心经营过程的局面,妨碍了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影响了橡胶产业的发展。这一体制的弊端,早在1984年农垦兴办职工家庭农场时,就旨在改革,目标也是将橡胶园落实到由职工家庭长期承包经营。但由于当时社会环境以及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观念都与实现改革的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家庭农场的改革,没有在真正意义上实现。

    对于国有橡胶经营体制的改革,自1984年以来,海南农垦就没有停止过探索和实践,先后实行了职工岗位承包责任制、生产队承包责任制、股份合作制和租赁制等多种经营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国有橡胶产业的经营管理。但以上这些模式却无法从根本上将职工家庭培育成橡胶产业的经营主体,难以真正落实“四到户”、“两自理”。因此,只有将国有胶园转为长期承包经营,将职工家庭转变为国有胶园的经营主体,实现国有橡胶资产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才能把职工家庭培育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经营实体,建立真正意义的家庭农场。当前,海南农垦大规模开发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大兵团”作战的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也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一种以职工家庭胶园为基础、专业化公司为龙头、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橡胶经营新体制就应运而生了。世界经济史表明,家庭经营是农业经营最有效的形式。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的农业虽然早已进入机械化、电气化时代,但农业的基本组织形式、经营形式仍然是家庭农场。综观我国农业经济的现状以及海南农垦几十年的发展历史,将国有胶园实行由职工家庭长期承包经营,是符合海南农垦山地分散作业的垦情和现阶段生力发展水平的。

    “国有开割胶园长期承包经营”虽然是“三项改革”的重点,但仍然是改革的外围战。农垦改革的目标是要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省委在最近召开的四届四次会议上,对农垦改革提出了“要以创新发展机制为主攻目标,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为重点,实现海南农垦经营管理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省委很明确地提出了农垦改革要“以产权改革为核心”,这是实现经济多元化的根本所在。因此,要当家庭承包经营达到成熟的时候,深化产权制度改革才能实现。当前,我们要按照总局的部署,认真做好开割胶园长期承包工作,发包者和承包者双方都要明确自己的权利和责任,保证此项工作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