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进入11月份,天然橡胶市场期现两市在经过连续上涨之后,两日之内出现1500点的巨幅下跌。应该说这种剧烈震荡,一方面是橡胶品种本身价格波动频繁与剧烈的特性体现;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市场在目前位置形成了较大分歧。不仅国内沪胶期货行情,国际市场日本东京工业品交易所东京期胶亦在150-160日圆/公斤之间展开了宽幅震荡走势。但总体上,无论是技术形态还是基本面,未发生根本变化,发生变化的也许只是投资者并不坚定的做多信心,尤其是在经受大幅下跌震仓的考验之后,沪胶期货行情无疑将再度恢复到上涨的大趋势中。
当前橡胶期货行情的季节性特性,使其不具备转势条件,原因如下:
一是国内市场方面,在进入11月份之后,随着时间推移,国内主产区海南、云南两大垦区已经进入割胶淡季,12月份下旬云南、海南产区将全线停割,进入11月份后每日可生产的标准五号胶大大减少。一般情况下,7、8月份旺季时期每天可割胶1600吨(其中海南1000吨、云南600吨);而进入11月份之后,将减少至每天800吨(其中海南500吨,云南300吨)。可供应资源的减少,使供需矛盾将进一步凸现。目前海南、云南两大垦区电子商务中心市场,随着现货胶价突破15000元/吨,在10月份每日挂单基本都被采购;而进入11月份之后,随着胶价站稳15000元/吨,经过多日成交后,目前胶价已被市场认可与逐渐接受。许多人认为,海南、云南两大垦区的标准五号胶,基本是被现货商采购卖到期货市场中,事实上这种观点与事实有所背离。笔者从海南农垦电子商务中心信息部了解到,在10月份的采购中,企业会员完成其中80%采购,只有少数胶源流到现货商手中。企业采购标准五号胶也是在胶价持续不断走高的背景下,在屡次错过前期低位买入之后,一种不得不实施的原料采购计划;否则一旦进入停割期后,只能购买国际市场价位更高的20号标胶与三号烟片。
二是国际市场,与国内不同的是,进入10月份后,国际市场东南亚产区迎来割胶旺季。但今年天公不做美,雨季洪水频繁。自4月份以来,东南亚市场现货胶价由于需求旺盛而持续走高。在国际胶价持续位于1400美元/吨以上价位,在配额还未下放的背景下,如果按照这一价位进行采购,运抵国内将折合人民币17500元/吨以上。即使配额下发,而11月份国际市场的供应情况将更糟糕,主产区南部的洪水灾害,影响的不仅仅是短期内割胶,而是将部分主要胶林摧毁。在需求方面,今年从9月份欧美加工企业开工之后,米其林、固特异、普林斯通三大轮胎企业几乎垄断了泰国等国际市场胶源。在供给资源有限的情形下,不惜以不断抬高原料采购报价来保证其原料使用。其他一些轮胎企业,包括中国的一些大型用胶企业,只能在犹豫中望着胶价不断走高而错过采购良机。但是,对于中国一些轮胎企业而言,尤其是大型轮胎企业,要想不停产只能购买原料。因此,一旦中国下发配额后,国际胶价在目前基础上仍将上一台阶。
对于东京胶走势,在市场主力机构资金的掌控下,正以极为激烈的巨幅震荡上行。创历史新高的持仓水平,以及完好的上升趋势,使日胶在冲破150日圆/公斤大关之后,正在拓展开上涨空间,后市将有望冲击186日圆/公斤历史新高。
三是投机与套期保值构成了沪胶期货市场的参与主体,排列在空头阵营中的现货商目前处境比较尴尬。其中大部分是以套利为主,就是买海南琼胶、抛上海沪胶。但随着海南橡胶中心批发市场“琼胶事件”的发生,其在琼胶市场接货的计划化为泡影。因此,其在沪胶期货市场建立的等量空头头寸只能平仓,这样对于市场多头主力而言,将大大减轻交割压力。从盘面上我们不难发现,在进入割胶淡季之后,滞留于RU401、RU403、RU405上的空头,将不得不面临减仓压力,否则按照持仓头寸备货的可能性将非常小。
因此笔者认为,在经过连续两个交易日的大幅度回调之后,前期的超买状态已经得到修复,沪胶期货行情将重拾升势。
- 【 关闭本页 】
- 点击排行
- 前期超买得到修复 沪胶将重拾升势
- 时间: 2003-11-06 09:07:53 作者: 王伟波 来源: 中证网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