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排行
  •   
  • 沪胶缘何反季节暴跌?
  • 时间: 2003-11-07 08:49:05    作者: 风 铃    来源: 《中国证券时报》    点击:
  • 11月份国际国内天然橡胶开始进入割胶尾声,天胶价格随之会出现季节性上涨行情。以2002年为例,去年11月初至年底,RU305合约涨幅为11.03%。而今年11月初,沪胶及国内现货胶价却一致暴跌,其中沪胶合约在11月4、5、6日三天连续出现跌停。期胶合约为何反季节暴跌呢?

    期胶升水过大是主因

    期、现价差过大是导致沪胶合约连续暴跌的主要原因。今年7月上旬,沪胶合约开始步入牛市行情;7月上旬至11月初的近4个月时间里,胶价连续攀升,特别是国庆节以后,沪胶连续暴涨,并不断创出新高。另一方面,国内现货胶价上涨明显滞后,结果沪胶期价与现货价格之间价差不断拉大,今年10月底,国内天胶现货价格大致为15200-15300元/吨,其中10月31日海南和云南农垦中心的五号标胶成交均价分别为15310元/吨和15188元/吨;而沪胶合约RU405合约在10月31日创出最高点17580元/吨,期现价差达到2300元/吨。因而吸引大量期现套利抛盘,源源不断的现货胶流入上海交易所仓库,导致上期所库存上升到14万吨年内最高水平。同时由于国内胶价连续上涨,加之我国进口胶关税(20%)和增值税(17%)较重,导致国际国内胶价相差明显过大,11月初折算人民币计价,上海市场胶价为16950元/吨,东京市场为11991元/吨,新加坡市场为12240元/吨,国际国内价差高达4700-5000元/吨。这也解释了11月初泰国、印尼、新加坡等产区天然橡胶价格连续上涨,但国内沪胶仍然承受较大压力的原因。

    近期多头主力翻空

    从持仓结构看,10月底至11月上旬,我们明显可以感受到主多思维的转换。今年国庆节以来,国内商品期货呈现整体上扬的态势,沪胶更是量增价涨。以RU405为例,今年9月31日持仓量仅为14716手,节后第一天和第二天持仓量连续每天增加1万多手,10月9日持仓量增至36058手,至11月3日持仓上升到55950手。由于价格涨幅过大,多头跟进兴趣明显减弱,主力获利平仓压力逐渐沉重,并在11月4-6日出现了主力多翻空的换手。近日上交所公布的持仓排名表显示,主力多头自11月4日开始连续三天大幅减仓,并与此同时大幅增加其空头部位,其中金鹏期货表现最为明显,短短三天时间,其持仓已经由主力多头转变为主力空头。

    增加进口配额利空

    近期美元升值及国内增加进口配额也是促使沪胶回落的诱因。美元自今年8月初连续性贬值,引发国际国内商品价格普涨。今年10月下旬至11月初,美元兑欧元和日元(特别是兑欧元)开始升值,对胶价形成相应压力。另外我国政府最近增加20万吨天胶进口配额,进口量预计增加,对沪胶产生一定程度利空影响。最后,最近国内现货市场疲软对沪胶具有利空效应。据消息称,最近国内丁苯胶、顺丁胶在延续了长时间的强劲走势后开始呈现疲态,丁苯市场的高位滞销现象十分突出,市场销售价下滑,石化企业报价回落,下游企业采购兴趣明显减弱,中间商从石化企业购货热情也开始下降,并且个别大型轮胎厂出现了减产意向。因此沪胶必然受到影响。

    以上诸多因素促成了沪胶近期反季节暴跌,然而鉴于目前国际国内基本面状况,笔者认为沪胶下跌空间会相对有限,此次下跌只能视为强势中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