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排行
  •   
  • 三国联手对橡胶业的影响
  • 时间: 2003-11-07 09:50:04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亚洲橡胶网    点击:
  • 世界三大天然橡胶生产国泰国、印尼、马来西亚10月上旬签署协议,成立国际橡胶公司(IRCo),共同支撑天然橡胶价格。三国发表联合声明称,公司的责任是“为1000多万胶农谋求公平及有利可图的橡胶价格”。酝酿一年多之后出炉的国际橡胶公司能否如三国所愿联合保价,为胶农谋取利益?国际天胶市场是否会受到影响?我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天然橡胶进口国及消费国将在多大程度上受到波及?

      国际商品市场问题专家、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郭培兴先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国际橡胶公司的成立对国际市场天胶价格会产生一定影响,但该机构不可能像欧佩克之于国际石油市场那样控制或垄断国际橡胶市场。他认为,由于天然橡胶价格的波动幅度较大,因此国际橡胶公司更为重要的作用还在于保持天胶价格的长期稳定。

      郭培兴指出,尽管创建国际橡胶公司的泰国、印尼、马来西亚的天然橡胶产量占到世界总产量的70%以上,但是由于天然橡胶生产比较分散,仍属于小农经济,对之进行掌控有很大困难。另外,对于一些依靠出口天胶获取外汇的国家而言,在本国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也有可能违反协议的约定。

      泰国、印尼、马来西亚在2002年4月就已达成了限产保价协议,并于今年3月注册成立了三国公司,联合干预国际天胶价格,这意味着国际橡胶公司从那时起就已经投入了运作。然而,就在今年2月,曾积极推动三国公司成立的泰国突然宣布退出限产保价协议。今年7月份,泰国、印尼、马来西亚一方面在三国橡胶联盟会议上再度重申坚决执行减少天胶产量和出口量的协议,另一方面却又不约而同地增加产量和出口量。如果在国际橡胶公司今后的运营过程中出现类似问题,该机构的稳定性会受到很大影响,其在成员国生产者中的威信也将大打折扣。

      天然橡胶市场专家、中国物流信息中心高级经济师陈克新先生指出,国际橡胶公司的成立将给我国橡胶产业带来不利影响。我国天然橡胶产量和需求量之间存在很大缺口,对进口依赖性较大,而我国自东南亚国家进口的天胶占进口总量的绝大部分,泰国、印尼、马来西亚干预天胶价格势必造成我国进口价格的抬升。此外,根据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到2005年将取消天然橡胶进口配额,届时我国天然橡胶业更将面临东南亚产销大国的激烈竞争。

      天然橡胶作为重要的工业原料,广泛应用于很多领域,其中轮胎生产的用胶量占到总量的50%以上。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生产工业取得长足发展,我国的橡胶消费量也逐年递增。目前我国已经取代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天然橡胶消费国。尽管我国的天然橡胶产量名列世界第五位,但是由于受客观因素限制,我国天胶产量一直徘徊在50万吨左右,这与实际消费量相去甚远。业内人士预测,2005年我国橡胶总消费量将达到 245万吨,其中天然橡胶约为115万吨。东南亚一些天胶产区是我国主要的进口来源。以上海口岸为例,今年前7月,自泰国、马来西亚、越南、印尼进口天胶14.97万吨,占进口总量的98.1%,其中自泰国进口12.62万吨,同比增长97.8%。

      受国际橡胶公司成立冲击最大的当属国内轮胎生产等相关行业。中国橡胶工业协会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还很难对行业所受影响做出预测,但业界正在积极评估形势,商讨对策。业内专家建议国内用胶企业以大规模联合采购的形式来影响天胶进口价格,并建议国家增加天胶战略储备,以便市场出现大的波动时干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