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排行
  •   
  • 沪胶:支撑无力需低头
  • 时间: 2003-12-01 09:42:05    作者: 罗 华    来源: 《中国证券时报》    点击:
  • 11月初以来,沪胶合约连续下跌,时至今日,沪胶合约特别是近期合约弱势未改。本周五,沪胶RU0405和RU0406合约出现明显分水岭,明年5月前的近期合约普遍走低,而明年6月后的各合约一致走强,尾盘收高140-300元/吨,即形成近弱远强的格局。笔者认为,近期国际国内现货需求疲软和现货胶价回落是促使沪胶最近连续走低的根本原因。

    国内需求疲软

    国内需求疲软原因在于消费清淡、采购兴趣减弱;直接结果就是库存量攀升和现货价格回落。先看合成橡胶市场,每年第四季度用胶企业步入传统消费淡季,市场各环节参与积级性明显减弱,并严重挫伤中间商的囤货兴趣。以丁苯胶为例,由于用胶企业进入消费淡季,加之国内市场因前期的价格的高位而采取的停产等原因,丁苯胶用量不尽如人意。另外,国内部分厂家需要年底前清库以回茏资金,不断调低报价,市场观望心态严重。在下游用胶企业需求不景气的影响下,各地橡胶市场成交量不可避免地出现萎缩,现货价格一致下跌。据悉,近几周由于国内市场需求不旺,衡水市场丁苯胶价格跌幅较大,其中俄罗斯丁苯胶下调幅度在200-300元左右,国产丁苯胶1502#价格跌至11000元/吨,国产1712#跌为9000元/吨。另外顺丁胶出厂价也纷纷下降,跌幅普遍在400元左右,燕山石化顺丁胶10300元/吨,齐鲁石化顺丁胶10500元/吨,高桥石化报价为10700元/吨,而实际市场价格要更低,约为9800-10300元/吨。

      再看天然橡胶市场,现货市场如海南、昆明、上海、广州等地天然橡胶价格自11月初都不同程度下跌,其中海南和昆明两地跌幅最大。至今年11月28日,海南、昆明、上海、广州现货市场成交价分别为12800元/吨、12825元/吨、13600元/吨和13800元/吨,较上月同期分别下跌2428元/吨、2175元/吨、1700元/吨和1100元/吨。而且市场交易清淡。由于下游企业消费转入淡季,国产及进口橡胶未能真正消化,中间商库存大量集结,这也解释了上海期货交易所仓单连续七周增加和库存创出新高(15.2万余吨)的原因。

    多重因素起作用

    国内橡胶需求低迷除消费淡季因素外,胶价过高、出口退税、进口竞争压力等因素也是导致需求急剧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前期由于国际国内橡胶价格过高,国内轮胎制造等用胶企业成本相应增加,企业利润下降,生产和需求减弱。另外,由于我国将于2004年对橡胶行业出口退税率进行调低,即由现在的15%降低至13%,出口退税率下调意味政策扶持力度弱化,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用胶企业的消费。而另一方面,进口轮胎和进口汽车数量不断上升,对国内轮胎制造业形成压力。据海关统计,1-10月经广东口岸进口的客货运汽车轮胎达48.3万条,同比分别增长1.8倍和3倍,轮胎进口量增加势必影响国产轮胎企业的市场销售。因此,尽管今年我国轿车需求量大幅度攀升,给国内轮胎制造商和橡胶市场产生积极影响,但国际整车进口和轮胎进口数量不断增加,同时令国内轮胎制造商面临竞争压力,并直接影响到国内橡胶消费市场。市场预计,明年中国轿车需求增幅将有所回落,国产轿车的需求总量为240-250万辆,进口轿车将继续增长,因此尽管明年天然橡胶进口配额放开,但国内橡胶消费倒底能有多大增长仍存在相当不确定性。

      今年10月份,国际胶价连续上涨,其中重要原因就是当是东南亚连续暴雨,加之中国强劲的需求。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中国橡胶新增资源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前10个月我国进口天然橡胶99万吨,同比增加38.5%,其中10月份进口天然橡胶(包括胶乳)10万吨,较上年同期增长18%。中国强劲的进口需求,对国际天然橡胶价格形成支撑作用。

    然而,世界最大的橡胶进口国中国在11月份之后转入消费淡季,给国际天然橡胶市场带来不小冲击,这也是11月初之后国际胶价迅速下跌的原因之一。此外,前期主产区泰国由于长时间暴雨,割胶受阻导致胶价暴涨,生产商和供应商惜售心理较重,使得库存增加,但今年11月之后国际胶价连续下跌,交易商开始出现抛售心理,大量释放库存,增加现货供应,对国际胶价构成一定压力。同时,11月中旬之后国际原油价格回落及美元止跌企稳,也促使了国际胶价回落。

    至今年11月28日,泰国2003年12月至2004年1月船期的三号烟片胶现货离岸价跌至119美分/公斤,较上月同期下跌20.13%。另外,印尼、新加坡及日本胶价都出现不同程度下跌。国际胶价普遍回落,对沪胶产生一定的利空影响。

    短调后中线看涨

    近期沪胶下跌主要是受到了国内现货需求疲软和国际胶价连续走低的影响,因此目前的低迷只能看成是今年第四季度后期的阶段性特征,经过近期调整探底之后,整体继续看涨,理由主要如下:

    其一,国内需求潜力较大,是支持胶价长线上涨的重要条件。我国作为世界最大的橡胶消费大国,经济的强劲增长带动汽车需求出现高增长,轮胎制造业无论对合成胶还是天然胶的需求有增无减,因此淡季过后,库存压力逐渐释放,胶价上涨依然有望。

    其二,世界橡胶供求关系依然偏紧,加之世界经济复苏加快,对胶价形成长期支撑。目前全球天然橡胶的产量维持在710万吨的水平,而全球对天然橡胶的需求维持在780万的水平,因此全球天然橡胶供需缺口高达70万吨,对天然橡胶价格具有利好作用。世界经济复苏集中反映为美国经济的强劲表现,据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ECD)11月26日预测,全球经济复苏2004年将开始加速,预计2004年美国经济将增长4.2%,另外日本及欧元区经济的也将出现较好的复苏,这将增强天然橡胶的消费。

    其三,进入12月份之后,无论国内还是东南亚天然橡胶产区都将逐渐进入停割季节,天然橡胶供应量将出现至少3-4个月的断档期,同样对沪胶构成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