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排行
  •   
  • 天胶牛势方兴未艾(上)
  • 时间: 2003-12-17 08:54:31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中国化工网    点击:
  •  2003年我国橡胶市场延续了2002年的上升态势,在需求大于供给的基本面因素的推动下走出两轮大幅上涨行情。

      首先是春节过后,国际产胶国基于中国买家将大量采购的预期而抬升天胶价格,因产地停割出现货源紧俏的情况,国内天胶期货市场主力多头顺风顺水,一路拉抬期胶价格,沪胶主力合约价格从年初的11000元/吨上涨到4月初大幅下跌前的16195元/吨的高点;海南现货市场价格则最高达到15000元/吨。全球尤其是中国的需求强劲以及伊拉克战争中石油价格大幅波动对这轮上升行情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然而天胶期、现货价格的飞涨也使我国橡胶生产企业原料成本增加而面临巨大压力,同时两种价格的巨大价差也使套利疯狂涌入,上海期货交易所天胶仓单数量在4月初就达到近7万吨的巨量。鉴于用胶企业的呼吁和出于对橡胶期货市场的非理性上涨的忧虑,国家采取抛售2万吨国储胶的措施平抑飞涨的胶价。那次国储胶虽然流拍,但显示出来的用胶企业惜买使期货市场失去了最关键的现货需求的支持,于是大涨之后的大跌也就随之而来。从4月初开始的暴跌,以主力合约价格狂跌5500元/吨和主力多头被迫接下6万吨仓单的代价告终。

      然而国内橡胶市场供求失衡的局面并没有得到改善,相反,今年产胶国接踵而来的台风暴雨使本已紧张的橡胶供给更加令人担忧,中国市场在非典疫情过后爆发出来的需求上涨使一直没有偃旗息鼓的市场主力多头再度活跃。随着东南亚主要产胶国橡胶价格和东京胶期货价格联袂创出新高,我国橡胶期、现货市场再度走出一波牛市行情。期货主力合约在10月底摸至17580元/吨,海南现货市场也突破15000元/吨的前期高点。但是该轮上涨还是没有解决期货市场库存压力过大的问题。由于国内生产企业对进口胶的青睐和期现价差引来的套利行为,大量国产胶涌入交易所的仓库进行交割,期货交易所橡胶仓单也创记录地突破14万吨。这么大的库存压力最终成为橡胶市场从11月份开始的下跌行情的动力。截至12月5日,沪胶主力合约RU0406价格收于15150元/吨;海南现货价格则在12500元/吨。市场仍有继续下探寻求支撑的可能。

      笔者认为,促使2003年我国橡胶市场大幅振荡走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

    一是全球经济回升,我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

      2003年,以美国为龙头的全球经济逐步企稳回暖,特别是美国经济加速复苏,制造业开始摆脱长期衰退的局面并开始活跃,就业能力不断增加。最新的各项指标和公布数据显示,受汽车以及商业设备订单大幅增加的带动,美国9月份耐用品订单出现五个月来的第四次上升,而三季度GDP则出现二十年来的最大增长。世界经济在复苏,汽车及相关行业进入较大增长时期,对橡胶消费的增加以及胶价的形成提供了支持。

      加入世贸组织第二年,今年我国经济维持高速增长。特别是在三季度迅速摆脱二季度非典疫情带来的阴影,GDP增长迅猛恢复,由预期的7.2%涨至

    9.1%。据国家统计局统计,9月份全国共生产轿车19.13万辆,同比增长69.7%;1~9月份生产轿车143.79万辆,增长87.2%。

      在汽车工业持续高速增长带动下,我国橡胶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均呈增长态

    势,实现了持续健康发展。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今年前八个月,轮胎外胎产量为11748.2万条,同比增长12.9%,其中子午胎外胎产量为4241.5万条,增长37.6%。据中国橡胶工业协会统计,今年1-8月橡胶行业销售收入增长19.8%,出口增长8.9%。专家预测,去年我国轮胎产量约为1.3亿条,今年预计约为1.4亿条,产销基本平衡。2004年,轮胎总产量可能在1.4亿~1.45亿条以内。2002年我国天然胶和合成胶消费量为280万吨,2003年预计在290万吨左右,2004年有可能超过300万吨。

      二是国产橡胶产量增长有限,对进口依赖有增无减。

      从2002年开始,我国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橡胶进口国。国家统计局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我国橡胶新增资源呈快速增长态势,前十个月进口天然橡胶99万吨,同比增长38.5%,其中10月份进口10万吨,增长18%。但是由于国内产区在体制和管理上存在问题,我国橡胶生产规模虽在逐步扩大,但产量的增幅有限。我国天胶的主要产区主要集中在海南、云南,两省的总产量占国内天胶产量的92%。目前全国胶树种植面积保持在900万~950万亩左右,其中海南种植面积为600万亩,云南为240万~260万亩,广东为80万亩。1995~2002年,国内天胶生产年平均增长率为7.55%,预计2003年天胶产量为56万吨。对于今年不低于170万吨的消费量而言,天胶供需缺口在100万吨以上。

      三是国际产胶国胶源紧张,价格持续上涨。

      由于中国、日本和欧盟需求持续旺盛,以及今年频繁出现台风等恶劣天气,东南亚主要产胶国的橡胶价格同时出现大幅上涨。泰国RSS3号烟胶FOB价突破110美分/公斤后势头不减,而轮胎用STR20胶由于得到中国及其他国家轮胎企业的大量买单更是一路上行,都达到150美分/公斤的历史高点。另外,来自越南商贸部的消息说,今年1-8月越南出口橡胶24.8万吨,同比增长43%,目前其橡胶市场已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其中来自中国的买家占很大一部分。7月份马来西亚橡胶出口量为81410吨,环比增长11.3%;1-7月累计出口橡胶54.14万吨,其中20%销往中国。国际产胶国橡胶价格由于来自全球尤其是我国需求旺盛的刺激而大幅上涨,反过来也带动了我国橡胶市场价格的上涨。

      四是国际产胶国橡胶联盟抑制国际胶价的下跌空间。

      2002年8月8日,泰国、马来西亚、印尼三国领导人正式签署协议宣布橡胶联盟正式成立,并宣布将共同减产4%和减少出口量10%。今年10月份在东盟峰会期间,马来西亚、印尼和泰国签署了联合投资成立国际橡胶联营公司的协议,11月15日该公司正式投入运行,标志着全球又一个垄断性生产商联盟的诞生,即橡胶卡特尔组织。联盟的主要目标是,为了橡胶产业的可持续发

    展,继续控制三国橡胶的产量和出口量;加强三国天然胶产业生产管理、技术交流和提高产储销产业链条效益等领域的合作,全力保护胶农利益;保持国际橡胶市场上的价格稳定,强化三者橡胶生产和出口大国的市场地位。在当前国际胶价处于弱势调整的背景之下,该组织的出现对国际胶市供需关系、产胶国生产出口政策、产销区胶价走势产生重大影响,继而对沪胶走势产生重大利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