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排行
  •   
  • 云南天胶产供体系酝酿变革(上)
  • 时间: 2003-12-02 08:49:52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中证网    点击:
  •   深圳中期橡胶小组日前对云南天然胶生产、流通及消费产业链现状进行了实地调研,今年云南农垦改制思路是成立云南天然橡胶产业股份公司,并按上市公司要求规范运作,力争在三年内上市融资,使其成为云南天然胶产业的龙头企业,这将对天胶生产流通产生重要影响。

      首先,农垦产量增幅虽不明显,但生产潜力巨大。云南天然橡胶产业已成为云南农垦的支柱产业,至2002年,全省天然胶种植总面积达到332.59万亩,其中云南农垦种植面积154.81万亩,民营植胶面积177.78万亩;全省天胶投产总面积175.24万亩,总产干胶19.84万吨,平均亩产113.2公斤,其中云南农垦橡胶投产面积104.78万亩,干胶总产量13.03万吨,平均亩产干胶124.3公斤。民营橡胶投产70.46万亩,总产干胶6.81万公斤。今年两大垦区的产量较去年微幅上调,预计海南产量增产幅度在1-2万吨,云南不到1万吨。

      目前云南农垦胶树处于高产期水平,50万亩胶树有望在两年内开始割胶,但同时有20万万亩左右可能会停割。预计今年云南农垦电子商务中心价均价可能在11800-12000万/吨左右,全省天胶2003年库存可能在2万吨左右。农垦留下的库存不多,大部分散落在贸易商手中。按照农垦规划,至2010年云南天然胶种植面积将发展到360万亩左右,其中农垦“十五”期末垦区天然胶种植面积到达166.06万亩,投产123.48万亩,平均亩产115公斤;2010年种植面积保持166.06万亩,投产140.42万亩,平均亩产121公斤以上,单产面积保持世界领先水平。

      其次,改制将有效压缩天然胶的成本构成。目前马来西亚、泰国、印尼、斯里兰卡等主产国橡胶吨成本660-700美元,折合人民币5478-5810元,印度橡胶吨成本高达900美元。而云南农垦橡胶直接成本在4000元以下,2001年为3889元,明显低于国外水平。随着垦区高产、高效、低频采胶新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直接成本还将进一步降低。并且今后通过分立式改制组成的云南天然胶股份公司,由于剥离了企业的社会负担,综合成本也将得到大幅度降低,产品市场竞争力必将大大增强。

      另外,各胶种的构成中仍以5#胶为主体。在胶种的构成方面,农垦目前以生产SCR5#胶为主,占总产量的90%以上,在当前国内市场具有较强的品牌优势和价格优势。农垦的规划是要进一步在5#胶的国内需求份额中,争取取得主导地位。除生产以胶乳为原料的5#胶、浓缩胶乳外,并积极研发凝块为原料的5#胶、10#、20#胶的生产,以及专用天然胶(子午胎专用胶、航空专用胶、恒粘胶等)产品的生产。

      四是橡胶初产品加工能力提升有助于品质稳定。目前,全省现有大小制胶厂134个,其中农垦方面有52个,最大的加工能力在1万吨左右。而东南亚主产国的胶厂最大加工能力可达10万吨,按照农垦的规划,将目前规模小而分散的产品初加工改为集中加工。加工厂建设规模,将根据加工厂所辐射区域的终期资源量合理确定。今后5年将目前众多的胶厂压缩为16个胶厂,最大加工能力可放大至3万吨,这也将可以逐步解决成品质量不稳定问题,并有效降低成本,从而增强国产胶的竞争优势;同时,使农垦根据市场需求变化调整各胶种的比例成为可能。

      五是民营胶成为重要市场力量,资源整合初显端倪。云南省民营胶近年来发展较快,2002年种植面积已超过农垦体系,投产面积占总面积的39.63%,但单产低于农垦,2003民营胶增长幅度应在10%以上,产量估计7万吨以上。目前云南民营胶厂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数量众多、规模小、附加值低,竞争无序、各自为战等。针对以上问题,民营胶厂之间尚存在分歧,由于利益很难平衡,短期难以联合做大做强。同时农垦改制后将对民营胶进行全面整合,主要采取联合或收购方式。如果今后几年内能实施成功,将使国内天然胶资源集中度进一步加强,从而减缓国内胶价波动幅度。国内天然橡胶资源的有效整合,将使国内可供量得到有效补充;从生产周期看,未来1-2年市场供应量将集中体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