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国内能源供应亮起红灯,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国内经济的快速增长、有对非典后经济增速预计不足、有部分省份高温缺水及空调、冰箱、汽车等高耗能消费品增加等诸多因素,但其中最主要的是国民经济内部的产业结构调整。
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通过对近几年我国能源消耗和经济产值的数据比对发现,第二产业单位经济产值的能源消费量比一、三产业高出数倍,而且第二产业在能源需求结构中的占比也最高,达到70%。因此,第二产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细微变化都会成为能源供应紧张较大的影响因素。
油价飞涨有喜有忧
受国内柴油紧缺影响,今年我国成品油进口结构发生较大变化,1至10月柴油进口同比增长98.5%。中石化0#柴油出厂价由4月份的2682元/吨,提高到12月份的2862元/吨,而市场上的实际批发价已飙升到3500元/吨左右。
面对涨价,有人欢喜有人愁。12月6日,北京市提高成品油零售中准价格,0#柴油3275元/吨,这是下半年成品油告急后的第一次调价。申银万国分析师黄美龙认为,从这次调价中直接获得好处的应该是炼油厂。因为目前炼油企业的开工率基本达到满负荷状态,这就使原油成本控制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内,成品油价格上调提高了炼油企业的毛利率。而对销售企业来说,由于成品油的出厂价是由中石油、中石化商讨确定的,零售价的上调必然带来出厂价的水涨船高,因此销售环节的利润绝大部分集中在两大集团之内,系统外的销售企业无法分享涨价的利润。
原油及其制品的价格上涨对许多耗油大户,如电力、化工、交通运输等行业形成不小的成本压力。近日,航油出厂价由原来的3000元/吨上涨到3300元/吨,上涨幅度为10%。而一般来说,航油成本占航空运输企业总运营成本的30%以上,在不考虑其他变化成本的情况下,航油上涨将直接削减航空业3%的利润。
价格决定煤炭业业绩
尽管今年所有的煤炭企业都已经在满负荷运转,但一些电厂、钢厂和焦化企业库存煤仍处于警戒线之下。今年截至11月30日,全国原煤产量已完成142324.7万吨,同比增长21.1%,超过去年全年产量3000万吨,预计今年全年产量近16亿吨。而原煤的价格自4月份以来也持续上扬,10月份,原煤出厂价达180元至220元/吨,11月初,煤价又上涨10%至20%,优质焦煤涨幅达20%以上。
由于煤炭产能的增幅已经相当有限,因此煤炭行业业绩增长将主要依赖于价格的波动。从目前情况来看,产量位居前4位的煤炭企业合计市场占有率仅9%。而市场又出现了供应短缺、价格上涨的状况,在利益驱动下,小煤窑难保不会死灰复燃,造成煤源增加。所以,煤炭价格走势首先与关井限产政策的执行力度和持续时间有关。但据了解,目前有些地区为保证企业的生产任务,在定购原煤时已不再限制大煤矿还是小煤矿,也不再限定是国有的还是私营的。对此,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有关人士称,目前的煤炭产量是在一些煤炭企业拼设备、拼资金、拼人力的情况下出来的,很多地方已经在超能力生产,这为安全生产和煤炭工业的健康发展埋下了不小的隐患。长此以往,对我国的能源安全也相当不利。
电力投资力度加大
与石油、煤炭不同,电力行业无法从价格上获取增值利润。一些小型发电厂出现发电越多越亏损的状况。电力企业唯有通过增加发电量抵消电价下调、成本增加的负面影响,来提升效益。这一点在前三季度电力行业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增长高于净利润增长,毛利下降,以及近期大型电力企业加大电厂并购力度中已经表现得相当明显。
据申银万国分析师曹燕萍介绍,电力产品具有不能储藏、不能搬运,生产与消费必须同时进行的特点,因此,电力无法通过库存的变化来调节供求,加上电力出于安全考虑,不可能通过跨国电网进出口来平衡国内市场。而水电比重高的地区还面临着发电能力受季节性影响,造成供给被动下降,更加弱化了电力在时间上的供求调节能力。
由于缺电以及各大集团扩充产能的需要,一轮电源电网的建设高潮即将掀起。电监会高层近期不断透露出希望在电源电网建设中允许多元化投资,特别是民营资本进入电网这样一个垄断的系统中的信息。这为电力行业上市公司的资本运营和资产重组创造了机会,而且与此相关的建筑建材、电线电缆等也将从中获益。(记者 朱莉/上海证券报)
- 【 关闭本页 】
- 点击排行
- 能源供应紧张牵动三大行业
- 时间: 2003-12-25 08:41:29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