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胶进口配额与关税及后市展望
信息来源:福道期货
截至目前,明年我国天胶进口配额及关税政策仍未得到政府部门明示。对于天胶消费量较大、需求量的2/3依赖进口来满足的国内天胶市场来说,天胶进口政策的变动将直接影响国内、国际天胶市场价格的形成机制,对此笔者分析如下:
一、近年来我国天胶进口配额及关税政策概述
1.2000年以前,受边贸繁荣、来料加工和边境走私冲击,国内天胶市场受到严重打击,并直接影响到我国海南、云南主要产胶区胶农的生计问题。因此,国家在大力打击走私的同时,对进口天胶实行“两证”制度,即配额及许可证管理。
2.2001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加入WTO。原外经贸部在加入世贸组织第一轮谈判中确定,2002年我国天胶进口仍实行“两证”管理制,配额内进口的天胶最惠国关税最低税率为标胶20%、乳胶10%,配额以外最惠国关税税率为25%,许可证管理范围内的普通关税税率为40%,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图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的企业在进口天胶时仍实行零关税税率。从2002年天胶进口关税税率来看,配额内的最低关税税率比2001年高8个百分点。
3.2003年天胶进口关税保持2002年的水平不变,配额内税率为20%。配额分配实施细则是:根据《天然橡胶进口配额管理暂行办法》规定,2003年天胶进口配额为85万吨。天胶进口配额分为A类、B类。A类(29万吨)为一般贸易进口配额(包括除加工贸易以外的各种贸易方式进口);B类(56万吨)为加工贸易进口配额。2003年天胶进口政策实际实施情况是,今年10月份,国务院在原有85万吨配额的基础上批准增发20万吨,其中A类5万吨,B类为15万吨,今年的实际进口配额为105万吨。
二、对2004年天胶配额及关税政策的预测
在现阶段全球化及贸易自由化发展趋势明显,尤其是我国加入WTO以后,配额及关税等贸易壁垒逐步缩减和最终消除是大势所趋,但这需要一个过程。
第一,进口配额问题
1.按照加入WTO时的承诺,我国最迟将于2005年1月1日取消现行的400多个税号的非关税措施,而天胶非关税配额的取消时间为2004年,这意味着2004年天胶将取消进口配额。同时,天胶的经营权也将在入世3年内放开,即从2005年1月1日起放开天胶的进口经营权。在2004年天胶进口配额取消至2005年经营权放开的一年过渡期之内,天胶进口将采取登记制管理,具有进口经营权的公司按照进口数量到国家主管机关登记便可进口。
2.从今年配额制度的实施情况来看,国家对此项政策还是保留了很大的弹性。年初公布的配额为85万吨,同时留有10万吨的机动额度,而10月份在85万吨配额即将用完时,我国政府又增加了20万吨的额度。
3.根据我国公布的《天然橡胶进口配额管理暂行办法》规定,A类天胶进口配额的申请期为每年10月15日至31日。国家发改委于申请前1个月在中国经济信息网、商务部政府网站及有关媒体上公布天胶下一年度进口配额总量及申请的具体条件。但是,时至今日2004年的配额政策政府部门仍未明示。由此可以看出,我国政府在此类问题上十分慎重。一方面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及市场对价格形成机制转变的承受能力,另一方面国家在制定天胶进口政策时将重点考虑海南、云南等产胶区胶农的利益。
4.关于进口配额的问题,根据入世协定,我国仅是承诺2004年取消配额管理,但取消配额管理的时间是不是在2004年1月1日却没有明确说法。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我国政府有可能将配额制度在2004年逐步放开。
第二,进口关税问题
1.国际贸易中农业领域的保护分为市场准入、国内支持(国内补贴等)及输出竞争(输出补贴)3个部分。根据WTO农产品协定的市场准入制度规定,削减和废除市场准入的保护是通过各国实施的关税、进口数量限制等国境措施来降低保护水平,建立公平的、市场指向型的农产品贸易体制。
市场准入的具体内容如下:关税化(把所有的进口壁垒转化为关税)。农产品贸易中存在的关税以外的国境措施(包括进口数量限制、可变进口税等),这些国境措施原则上要无例外地转化为关税。具体做法是,使用1986~1988年的平均值,根据内外价格差额计算出各个产品的关税数额,把国境措施转变为关税的形式。也就是说,限制进口数量的进口配额及许可证制度等贸易壁垒首先要逐步地转化为关税,而关税政策应该是贸易保护的最终堡垒。因此,在我国政府承诺将取消进口配额的前提下,对保护国产胶最后一道防线的关税问题将是十分谨慎的。
2.2004年轮胎出口退税率由原来的15%下调2个百分点。以往年份,我国轮胎企业的产品有1/3返销出口,2002年出口额为12亿美元以上。此次出口退税率虽然下调,但并没有像外界预期的那样大幅缩减或完全取消。由此可以看出,政府在制定相关制度时还将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同时也说明天胶进口关税政策也将保持稳定性。另外,在农垦系统和轮胎行业之间权衡,农垦系统属于弱势群体,是“民族产业”,而轮胎行业外资已经占有相当份额。因此,我们相信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将向农垦系统的利益倾斜。
3.我国天胶产区主要集中在海南、云南两省,由于两地的国企和农民负担较重,从事天胶生产的海南??定政策时会尽可能地保护他们的利益。另外,自上世纪50年代我国大面积种植天胶以来,政府一直把天胶列为重要的农产品和战略物资,当前仍坚持对国产天胶采取保护和扶持的方针。例如:在加入世贸组织的农业协议中,把天胶进口的关税列为高序列,进口关税统一定为20%,在过渡期仍实行进口计划配额制度;加入世贸组织后,天胶进口关税名义上由25%降至20%,但由于2001年进口天胶实际上征收的是12%的关税,所以进口税率较前期不降反升8个百分点,由此可以看出国家对天胶行业的保护性政策倾向非常明显。
4.中国与东盟天胶进口贸易额已达到120亿元左右。今年6月18日,中国政府和泰国政府签署协议,双方从今年10月1日起,实现蔬菜和水果产品贸易的零关税。中国和泰国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下提前实现蔬菜、水果的零关税,目的是加速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在两国政府就协议涉及的蔬菜和水果共188项产品实施零关税时,关于天胶关税问题根本未见涉及。今年7月份,泰国商业部官员称,明年中国和泰国的渔产品、食品、奶酪品等农产品的关税将降至零,其他各行业的进口关税将在7年后予以取消。这表明我国同东盟之间的天胶的自由贸易短期内还不会实现。
5.在全球天胶需求增加而供应存在明显缺口的情况下,下调天胶进口关税不但起不到降低天胶进口成本的作用,相反国内庞大的购买力将推动国际市场胶价大幅上涨,从而将抵消掉关税下调的优势。
综上所述,根据中国政府的入世承诺,2004年中国农产品关税水平总体降至17%左右,天胶关税面临的下调压力并不是很大,估计明年天胶进口关税仍然可能维持在15%~20%的高水平。
三、后期天胶市场形势展望
第一,天胶市场供求状况
2001年以来,全球天胶市场已由供大于求转化为供不应求,天胶生产与消费均已进入新的增长周期,消费的增幅得到了提升,生产则因受制于自然周期而增长相对缓慢。
1.全球天胶生产进入恢复性增长阶段,国内天胶生产呈现出稳步增长态势。我国天胶的主要产区主要集中在海南、云南,两省的产量之和占国内天胶产量的92%。目前我国胶树的种植面积保持在900万~950万亩左右,其中海南种植面积为600万亩,云南为240万~260万亩,广东为80万亩。1995~2002年,我国天胶生产年平均增长率为7.55%,预计2003年我国天胶产量为56万吨。同一时期,全球天胶产量共增产97.2万吨,年平均增长率为2.36%。而且在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增长较快,但在2002年则出现了8年以来首次的负增长,降幅达到了2.2%,随后随着胶价走高,产胶国增产的欲望比较强烈,预计2003年全球天胶产量将增长1.1%,将达到691.4万吨。
2.全球天胶总体消费量稳步上行。2002年世界橡胶消费总量比2001年增长了21.6万吨,达到了1763万吨,增长1.2%,其中天胶消费量达到了711.9万吨,增长0.7%。1995~2002年,全球消费增加值为135.2万吨,年平均增长3.35%,估计2003年世界天胶消费量将达到735.75万吨。另外,2002年中国橡胶消费量首次超过美国,并成为世界橡胶消费第一大国。
从世界天胶市场的供求状况来看,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全球天胶供求处于基本平衡的格局,进入21世纪,全球天胶消费、生产指数逐步走高,2002年达到了8年以来的最高值。同一时期,全球天胶缓冲库存大幅下降,1996年库存量为185万吨,2003年年初只有50万吨左右,这仅为正常库存量的1/3,已接近极限。由于目前天胶市场已转化为整体性的供不应求,因此,2004年天胶市场世界范围内供求紧张的局面仍将维持。
3.中国天胶消费是全球胶价趋涨的推动器。据国际合成胶生产者协会(IISRP)和美国FREE―DONIA集团预测,我国橡胶需求量年递增率为5.5%~5.6%,是全球消费增长最快的地区。橡胶消费的迅猛增长,得益于在我国新的经济增长循环中,汽车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2002~2005年,国内汽车产量将由325万辆增加至500万辆,年均递增率估计为15.4%;轮胎产量将由12100万条增加至16100万条,年均递增率估计为10%。总体来看,目前全球胶价仍处于上升通道中。
第二,相关市场概述
1.全球经济复苏。2003年全球经济开始复苏已是大势所趋。10月29日,美国公布第三季度GDP增长率为7.2%,受消费支出及企业设备采购支出带动,美国单季GDP增幅创20年以来的最高值。而美国商务部公布的超出预期的经济数据,再次抬高了世界对美国经济增长的预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迪拜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的报告中预计,今年世界经济增长率为3.2%,略好于去年的3%,但明年世界经济增速将大幅提高至4.1%。2003年美国经济增长率为2.6%,高于上年的2.4%,2004年将进一步提高至3.9%。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些预测有点过于保守,美国乃至全球经济复苏的步伐可能加速。总体来看,全球经济复苏的大趋势正在形成。
2.国内汽车行业的状况。尽管发达国家汽车行业发展有所放缓,但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近年却得到长足的增长,这主要是由于全球产业布局的转移造成的,所以在大范围内天胶的下游消费行业仍在快速发展。今年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比较迅速,据国家统计局统计,9月份全国共生产轿车19.13万辆,比上年同月增长了69.7%。1~9月份全国累计生产轿车143.79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了87.2%。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国内汽车行业存在的问题。据来自国资委的消息称,中国汽车行业14家国家重点企业8月末产成品存货为234.1亿元,同比上升幅度达到了42.5%。近期,高盛公司等外资研究机构分别对中国汽车行业发出了即将过剩的警告。总体来看,中国汽车行业强劲增长的势头在2004年依然会得以延续,但是增长速度将回落至50%以下的水平。
3.合成胶市场的状况。以丁苯及顺丁橡胶为主的合成胶是天胶的主要替代品。而合成胶价格主要受石油价格的影响,其价格波动对天胶价格有一定影响。从橡胶消费构成来看,2002年全球合成橡胶消费量增长了1.6%,天胶消费量增长了1.7%,合成胶占橡胶消费量的59.6%。近期,中国商务部相继出台了对部分国产丁苯橡胶、丁二烯―苯乙烯橡胶(SBR)等合成胶的反倾销政策,从而保护了国内合成胶价格的稳定,并对天胶价格构成支撑。
- 【 关闭本页 】
- 点击排行
- 天胶进口配额与关税及后市展望
- 时间: 2003-12-08 10:20:19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