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2年世界经济在波动中和不平衡中总体运行好于预期,也好于2001年。展望2003年,尽管存在着一些不利因素或不确定因素,世界经济运行可能会出现波动甚至反复,但随着主要国家刺激经济计划的实施以及2002年世界经济形势的好转,2003年世界经济总体运行可望进一步好转。针对世界经济总体运行继续转好的形势,我们应积极扩大出口,努力吸引外资,加快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步伐,推进我国工业化进程,努力促进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一、2002年世界经济总体运行好于2001年
2002年世界经济增速加快,世界贸易止跌回升,外国直接投资降幅缩小,与此同时美元大幅贬值,股市急剧下跌,通货紧缩加剧,石油价格上涨,但总体上看,世界经济运行要好于2001年。
(一)世界经济增速加快
世界各主要国际组织普遍预测2002年世界经济增速要快于上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增长2.8%,比上年加快0.6个百分点;联合国预测增长1.7%,比上年加快0.6个百分点;世界银行预测增长2.8%,比上年加快0.6个百分点。这些预测结果虽略有不同,但在预测世界经济增速加快趋势上却完全一致。
表1 主要国际组织对2002年世界经济增速的预测(单位:%)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联合国 世界银行
2001年 2002年 2001年 2002年 2001年 2002年
世界 2.2 2.8 1.1 1.7 2.1 2.8
美国 0.3 2.2 0.3 2.4 0.3 2.3
欧元区 1.5 0.9 1.5 0.9 1.5 0.8
日本 -0.3 -0.5 -0.3 -0.4 -0.3 0.0
注:世界经济增长率汇总数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是按PPP方法进行的汇总,联合国是按汇率法进行的汇总。
资料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经济展望》2002年9月,联合国《世界经济形势及展望》2003年,世界银行《全球经济展望》2002年12月。
从变化过程看,世界经济增速因受汇率、股市及财务假案暴露等因素的影响,呈现出明显的波动特征。美国GDP增速呈现“快慢快”的趋势。2002年一季度美国经济增长了5%(对季节因素调整、折年率的环比增长速度),在上年第四季度加快回升的基础上继续保持一个加快增长的态势,可以说出乎预期。但进入二季度后,美国经济增速急剧回落,三季度经济增长又开始加快。二、三季度美国经济增长率分别为1.3%和4.0%。与此同时,有关指标预示美国第四季度将可能再次回落。工业生产10月份下降0.6%,11月份增长0.1%。欧元区GDP增速平稳。2002年前三个季度欧元区经济分别增长0.4%、0.3%和0.3%(为环比增长率)。有关指标显示第四季度欧元区经济仍将继续保持平稳增长势头。日本GDP先慢后快。2002年前三个季度GDP环比分别增长0.2%、1.0%和0.7%。前三季度经济增长呈现出较快的回升势头。但到了第四季度,日本经济形势十分严峻,工业生产速度在2002年9月份环比下降0.1%的基础上,10月份和11月份分别下降0.2%和2.2%。预计第四季度GDP增速将会回落。
从地区看,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速快于发达国家,但不同国家之间差距较大。世界银行预测, 2002年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2.9%,高于高收入国家1.5%的增长速度。在发展中国家中,东亚和太平洋、欧洲和中亚、南亚、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增长较快,分别增长6.3%、3.6%、4.6%和3.7%;拉美和加勒比经济下降0.7%,中东和北非增长2.5%。在高收入国家中,美国经济增长2.4%,欧元区增长0.9%,日本下降0.5%。
表2 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率(单位:%)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世界 4.5 2.1 2.8
高收入国家 3.5 0.7 1.5
美国 3.8 0.3 2.4
欧元区 3.7 1.5 0.9
日本 2.1 -0.3 -0.5
发展中国家 5.2 2.0 2.9
东亚和太平洋 7.0 5.5 6.3
欧洲和中亚 6.6 2.3 3.6
拉美和加勒比 3.7 0.3 -0.7
中东和北非 4.2 3.2 2.5
南亚 4.8 4.6 4.6
撒哈拉以南非洲 3.2 3.4 3.7
注:1.世界经济增长率汇总数据是按PPP方法进行的汇总。
2002年世界经济增速保持加快的增长势头,主要原因在于个人消费支出保持了一定速度的增长,年初石油价格的低位运行,主要国采取的扩张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稳步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至于世界经济增长在加快中出现波动,主要是由美元大幅度贬值、股市急剧下跌、石油价格在波动中攀升、美国部分大公司财务假案的频频暴露以及投资不振等因素引起的。
(二)世界贸易止跌回升 外国直接投资降幅缩小
2002年世界贸易增速在经历了2001年下降0.5%之后止跌回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02年世界贸易量增长2.3%。其中,出口增长2.3%,进口增长1.5%。联合国预测2002年世界贸易量增长1.9%。世界银行预测增长2.9%。
2002年,美国贸易逆差不断扩大,欧元区和日本贸易顺差在波动中有所扩大。2002年1至11月份,美国出口8926亿美元,同比减少3%;进口12831亿美元,同比增长2.5%;贸易逆差达3905亿美元,同比扩大18%。2002年1-11月份,欧元区出口总额为9867亿欧元,同比增长1%;进口额为8915亿欧元,同比下降5%;贸易顺差为952亿欧元,同比增长 233.9 %。2002年1-11月份,日本出口475455亿日元,同比增长5.6%;进口384054亿日元,同比减少1.8%;贸易顺差达91401亿日元,同比扩大54.8%。
2002年外国直接投资(FDI,以下简称FDI)在上年大幅度下降的基础上呈现继续下降的态势,但降幅缩小。预测2002年全球FDI为5340亿美元,比上年减少27%。但与上年相比,降幅缩小24个百分点。
美国对外直接投资2002年前三个季度为867.01亿美元,同比减少10%;吸引外国直接投资218.83亿美元,同比减少79%,预计全年FDI仅为440亿美元,比上年减少65%。这主要是由美国股市下跌以及公司财务假案频频暴露等因素造成的。欧元区前三个季度FDI流出1202亿欧元,同比减少38%;流入955亿欧元,同比增长23%。日本前三个季度FDI流出29585亿日元,同比减少9.2%;流入10581亿日元,同比增长178%。
(三)美元大幅贬值 股市急剧下跌
2002年全年美元兑欧元贬值13.7%,兑日元贬值10.2%。2002年一季度美元基本保持稳定,但3月份以来开始持续下跌。美元兑欧元在2002年年初的比率为1:1.11,兑日元的比率为1:132。美元兑欧元在2002年7月21日的比率为1:0.99,美元兑日元在2002年7月22日的比率为1:116,均为年初以来的最低点。至12月30日,美元兑欧元和日元的比率分别为1:0.9584和1:118.5。
2002年世界主要股票市场的股指在波动中走低。2002年5月份之前世界各大股市尽管出现了波动,但总体上运行平稳,但进入6月份以后开始急剧下跌。2002年初(1月2日)的主要股票市场指数是:道琼斯工业指数10073.4,纳斯达克指数1979.3,日经指数10542.6,伦敦金融时报指数5218.3。从全年看,道琼斯工业指数2002年最高点为10635.3,最低点为8303.78;纳斯达克指数2002年最高点为2059.4,最低点为1114.1;日经指数2002年最高点为11979.9,最低点为8543.7;伦敦金融时报指数2002年最高点为5323.8,最低点为3671.1。
(四)价格持续低位运行 石油价格在波动中攀升
价格持续低位运行。2002年1-11月份美国消费者价格同比上涨率一直在1.1%-2.3%之间波动。但从变化过程看,消费者价格上涨幅度不断攀升。1月份和2月份消费者价格均同比上涨1.1%,10月份和11月份分别上涨2.1%和2.3%。欧元区价格同比上涨率目前基本维持在2%左右,但幅涨缩小。二季度欧元区消费者价格同比上涨2.1%,比一季度回落0.5个百分点;三季度上涨2%,回落0.1个百分点,是两年以来的最低水平。日本消费者价格持续下降。一季度日本消费者价格同比下降1.4%,二季度下降0.9%,三季度下降0.8%。到2002年三季度,日本消费者价格已连续18个季度下降。
2002年世界石油价格在波动中攀升。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一揽子综合油价在震荡中攀升,9月中旬,超过了OPEC28美元/桶的目标价格上限,12月下旬甚至达到31.06美元/桶。英国布兰特和美国西德洲中级石油价格都超过了目标价格上限,屡次超过30美元/桶的心理界限。到2002年底,世界主要市场石油价格仍然保持在每桶30美元的高位。
二、2003年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初步展望
随着主要国家刺激经济计划的实施以及2002年世界经济形势的好转,预计2003年世界经济总体运行将好于2002年,经济增长速度将在上年加快的基础上继续保持加快的态势。但经济运行中的一些不利因素或不确定因素,如通货紧缩的加剧、需求缺乏热点以及美国是否打击伊拉克,都将会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负面的影响,世界经济出现波动甚至反复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
(一)国际组织预测结果表明世界经济增长将加快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03年世界经济增长3.7%,比上年加快0.9个百分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分别加快0.8和1个百分点。世界银行2002年预测2003年世界经济增长加快0.6个百分点。联合国预测2003年世界经济增长加快1.05个百分点。Concensus综合世界240多个预测机构的预测结果显示,世界经济2003年增长加快0.6个百分点。
表3 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单位:%)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联合国 Concensus Mean
2002年 2003年 2002年 2003年 2002年 2003年 2002年 2003年
世界 2.8 3.7 2.8 3.4 1.7 2.75 1.7 2.3
发达国家 1.7 2.5 1.5 2.1 1.3 2.25
美国 2.2 2.6 2.3 2.6 2.4 3.0 2.4 2.7
欧元区 -0.5 1.1 0.8 1.8 0.9 2.0 -0.3 0.4
日本 1.1 2.3 0.0 0.8 -0.4 1.0 0.8 1.5
发展中国家4.2 5.2 2.8 3.9 2.9 4.25
注:1.联合国和Concensus Mean的汇总数据按汇率法进行汇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汇总数据按PPP方法进行汇总。
2.发达国家的世界银行预测值指高收入国家。
资料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经济展望》2002年9月,联合国《世界经济形势及展望》2003年,世界银行《全球经济展望》2002年12月,Concensus Forecast 2002年12月。
(二)宏观经济政策将为世界经济加快增长提供政策支持
针对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后劲不足的情况,各国根据本国的特点先后采取了一系列刺激经济计划或改革措施,这为世界经济的继续加快增长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
美国的减税计划。2003年1月美国政府提出了10年减税6740亿美元的刺激经济计划,其中2003年就可使920万纳税人平均每人减税1083美元,减税额达到1020亿美元,估计这一措施的落实可拉动2003年美国经济增长0.5-1%。
日本的改革计划。2003年日本将推进包括金融、税制、规制和政府支出四项改革,其中金融改革重点解决银行不良资产,税制改革重点降低所得税率,规制改革重点是向民间资本开放公共领域,政府支出改革重点是加大向低收入阶层的转移支付。与此同时,政府还明确提出要把治理通货紧缩作为重点工作来抓。这些措施的落实,都将会活跃日本经济,促进日本经济增长。
世界利率水平较低,加之股市逐步趋于稳定,企业投资有望出现恢复性增长。继2001年11次降息之后,美国于2002年11月再次降息;继2001年4次降息之后,欧元区于2002年12月再次降息。目前美国、欧元区和日本的基准利率分别为0.75%、0.1%和2.75%。美国的利率水平为41年来的最低水平,日本实际上已是零利率。
美国、欧元区和日本等都注重了对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与结构调整的综合协调,加大了结构调整的力度。
尽管2003年世界经济将会继续保持加快增长的趋势,但决不可忽视一些不利因素或不确定因素可能对世界经济加快增长产生的负面影响。主要有通货紧缩趋势加剧、投资和消费需求缺乏热点、美国打击伊拉克以及石油价格上涨幅度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可能会导致世界经济在加快增长中出现一定的波动甚至反复,需要认真观测分析。
三、政策建议
针对2003年世界经济总体运行继续好转的形势,应充分调动各种力量,积极利用世界经济形势好转对我有利的方面,避免不利的方面对我的冲击,确保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一)密切关注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加大对世界经济形势监测的力度,尤其要对世界经济形势变化对我国经济产生影响的快慢、范围和深度加以重点监测和分析。
(二)应抓住今年世界经济增长可能继续加快的有利形势,积极扩大出口;应针对大量国际资本寻求投资场所的新变化,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吸引外资。
(三)根据世界经济形势好转的形势,国内经济政策在既定的方针下可以考虑工作重心做些调整,加快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步伐。
(四)利用好当前世界制造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有利时机,积极利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努力加快我国工业化进程的步伐。
[1]文中关于世界的数据,除特别说明外,均来自于世界银行。
(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中心)
- 【 关闭本页 】
- 点击排行
- 2002年世界经济形势回顾及2003年展望
- 时间: 2003-02-10 08:16:51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人民网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