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排行
  •   
  • 山区农场建设小康社会的思考
  • 时间: 2003-02-10 08:21:15    作者: 苏来德(东路农场场长)    来源: 《海南农垦报》    点击:
  • 党的“十六大”向全国人民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战略目标。在认真学习“十六大”报告过程中,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山区农场如何实现省农垦总局提出的“四个一”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

    客观地认识自己。我们垦区的国营农场,绝大多数是上世纪50年代为落实毛泽东主席关于“加强保卫,巩固海南”的指示,大批集体转业官兵一手拿枪,一手拿锄,在琼崖纵队坚持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的崇山峻岭里开垦荒地,种植当时属于奇缺的战略物资――天然橡胶而创造发展起来的。在近半个世纪的岁月中,山区农场职工不仅用生命和汗水建成了万顷天然橡胶园,而且在维护民族团结和促进山区经济文化繁荣上发挥了不可代替的作用。然而,随着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垦区面临着新的挑战,作出特殊贡献的山区农场更面临着新的挑战。由于山区交通不便,信息欠灵,经济发展步伐减缓,职工生活水平不够高,尤其是山区农场内部队伍不够稳定,外部竞争力弱化。我们应当认识到,农垦这种特殊的组织形式,使计划经济的观念在这里根深蒂固,长期形成的“农垦特殊论”的思维惯性使山区农场的改革发展滞后于地方的许多单位,落后的观念与计划体制使农场的活力和优势渐渐消退。山区农场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是客观地认识自己,转变观念,面向市场,探索新路。如果我们无视体制环境的深刻变化,不能迅速走出“农垦特殊论”的认识误区,就会严重制约山区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就难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准确地把握自己。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山区农场由于求胜心切,在认识商机这个客观事物时,尚欠对自己客观实际的理性认识,因此走过许多弯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一些山区农场先后隆重地接待过日本、美国、加拿大等一大批外国客商,试图以自己特有的青山绿水和能吃苦耐劳的廉价劳动力优势,创办中外合资的大型奶牛场或者肉牛场。外商考察时,对这里的山水、劳力和绿色生态环境,都伸出大拇指赞不绝口。可当他们看到山区凹凸不平,盘陀曲折的泥巴路时,想想农场远离国际港口的现实,光亮的脑壳又摇得像拨浪鼓,“欢迎,欢迎”的欣喜场面,竟被尴尬的“拜拜”声捣得双方心力交瘁。既然外商嫌山高路远的农场,你不来,我们就打进城里去吧。不少山区农场拿出看家本领,集中财力、物力,到海口,深圳等城市造大厦,办公司,筑巢引凤。但因种种原因,有的在商海大潮中“呛”了几口水,交了些学费后又不了了之。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特别强调,为完成党新世纪的奋斗目标,我们的“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这四个“新”字,是党中央对全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的要求。我们要以新思路,新举措,求得新突破,开创新局面。

    但是,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在全面建设国营农场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无论上什么新项目,碰到什么新情况,都要冷静地审时度势,宁可千虑一得,尽量避免千虑一失,不能脱离自己的实际去胡思乱想,更不能冒冒失失地去强悍蛮干,应当结合实际,事实求是地把握自己。

    要坚定地走自己的路。就我们东路农场而言,发展“妃子笑”荔枝得天独厚,这里的“妃子笑”个大,皮薄,肉厚,核小,确实让人吃了会甜滋滋地笑出声来。在省内外身价很高,销路很好。虽然在广东,广西和福建等省的少数地区也能种植“妃子笑”,但是由于气温的差别,那里的“妃子笑”成熟上市期要比海南晚20到30天。当今的时尚,很讲究尝“鲜”,当内地的“妃子笑”大量上市,海南的“妃子笑”已经销售一空。而且我国于1993年正式加入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简称“IFOAM”)后,就把“绿色食品”分为A级和AA级两类。我们东路农场已经种植近万亩“妃子笑”荔枝,就是安AA级的要求,在生产过程中,只用有机肥,种植绿色,生物或物理方法等现代科学技术,来培养土壤,控制病虫草害,保护或提高果品品质,使之成为超过A级的AA级“绿色”水果佳品。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我国“绿色食品”A级有2791种,AA级仅有53种,利用肥沃而无害的山区土壤种植,并用严格的高新科技方法和要求进行抚育管理的“妃子笑”荔枝,当之无愧地被列在AA级“绿色食品”之中。粤海铁路的建成通车,把海南与祖国内路和港澳的距离拉近了,大大加快了商品流通的速度,降低了成本,一定会使具有海南山区和热带特色的商品经济速度如虎添翼。珠三角许多人构想过的“万元户不算数,十万元户刚起步,百万元户生活舒舒服服”的愿望,也将会变成海南山区农场职工的生动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