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石油市场又度过了价格高涨的一年。欧佩克继续实行针对需求和库存状况进行市场供应微调的策略,使油价在“9·11”事件后的大部分时间里维持在该组织22-28美元目标范围以内。在这一年里,欧佩克维持10年来最低的石油产量配额,不惜冒市场份额让给俄罗斯等非欧佩克产油国的风险。地缘政治上的因素在2002年帮了欧佩克的忙。在捣毁国际恐怖组织头目拉登在阿富汗的巢穴之后,美国总统布什推翻伊拉克萨达姆政权的下一步军事行动计划,始终给石油市场以巨大的影响。委内瑞拉继4月份工潮后12月份全国罢工导致石油出口瘫痪,给世界市场造成的影响因伊拉克战争的迫近而更加严重。
美国的“倒萨”战争在新年到来的时候进入倒计时。美国正在向波斯湾地区增派更多的军队、战机和军舰,一场战争可能终将不可避免。1月27日联合国核查主管布里克斯将向安理会提交核查报告,业界估计在那以后可能很快引发美国的攻击行动。此时市场依然处在需求旺季,委内瑞拉和伊拉克的供应问题以及西方偏低的库存可能从基本面上将油价推涨。在市场看来,欧佩克应急增产和西方国家投放政府应急储备石油都可能来的迟或少,油价在美伊战争对中东供应可能造成威胁或破坏的影响下将被驱动高涨。
欧佩克欧佩克在一个月多前刚刚决定削减石油实际产量,现在却面临增产的问题。按照欧佩克的产量价格机制,如果一揽子油价连续20天超过每桶22-28美元参考范围上限,该组织将自动增产50万桶/日。在酝酿了大约两个星期后,欧佩克决定增加多达150万桶的产量配额来弥补委内瑞拉供应缺失,将2月份的产量配额增加到2450万桶/日。委内瑞拉的产量配额也获得同样比例的提高。事实上,除委内瑞拉外的绝大部分成员国,12月份的日产量都已超过这个新配额。而该组织只有少数几个成员国拥有可以用于增加供应量的剩余开采能力。
现在的问题是,全球约500万桶/日的闲置产能绝大部分在中东,一半由沙特阿拉伯拥有。非欧佩克主要产油国俄罗斯、挪威和墨西哥的石油生产基本上处于接近满负荷运转的状态。能够迅速增加供应量的产油国在中东,而存在供应缺口消费市场的是美国。美国现在失去的是距离最近的供应来源,委内瑞拉出口石油的6成销往美国,运到美国只需5天。而远在中东的沙特,即使立即增产,也要45天以后才能运到美国。沙特似乎已开始增产,船运界传出沙特已租用更多油轮在1月下旬装船运往美国。
委内瑞拉在进入2003年之际,委内瑞拉要求查维兹辞职并提前举行总统大选的全国总罢工已经持续了整整一个月。12月2日开始的罢工在一个星期后,委内瑞拉石油出口限于停顿,并迫使油田产量逐渐从罢工前的每天300万桶降低到不足30万桶。该国大约100万桶/日的炼油能力也已停止运转,国内只有一座20万桶/日的炼油厂仍在运作,加工量已降到每天8万桶,因满足不了国内需求,迫使政府决定从巴西进口汽油。包括油田和炼油厂员工、油轮船长和船员以及港口码头工人都参加了由反对党和工会领导的大罢工。
罢工使美国一时间失去了近距离的石油供应。受影响最大的是美国墨西哥湾地区的炼油厂,委内瑞拉出口中断使那里的原油供应量减少了1/5。到12月底,美国至少已有4座炼油厂被迫削减加工量。这些公司不得不向加拿大和墨西哥寻求替代供应来源。供应吃紧迫使美国能源部暂时放弃在1月份和2月份分别增加800万桶和310万桶战略储备原油的计划。委内瑞拉政府方面也在竭力扭转石油业瘫痪的局面。但有未经证实报道说,许多油田因为过快的关闭,可能已使得油藏储层受损,必须重新打井。
欧美库存已连续第5个月下降的欧美原油和油品库存量12月份又下降3500万桶,降到19.99亿桶,仅比库存处于极端低水平的2000年12月底高2600万桶。美国库存量下降2300万桶,降到2001年3月份以来低点。库存消费天数降到48天,比一年前少7天。美国原油库存降到2.783亿桶,仅比9月底墨西哥湾两场风暴后创下的20年来最低水平高1%。欧洲库存下降1200万桶后,12月份成为8年来年底库存最低的。来自中东的额外供应量至少要等到3月初才能运抵美国墨西哥湾,缺乏近距离的补充供应可能使1月份库存量进一步下降。
一季度:委内瑞拉出口中断和伊拉克战争前景使油价以接近两年来的高点水平进入2003年。欧佩克应急增产甚至一时也无法缓解美国市场的短缺局面。库存下降将促使油价继续高位波动。
一季度市场因北半球冬季而处在全年的需求高峰。在去年度过暖冬后,去年四季度入冬以来美国东北地区和欧洲的气温大部分时间低于常年,今年一季度如果不断有寒流来袭,低温天气将使取暖油需求显著增加。而目前的库存状况却令人堪忧。虽然美国炼油厂近来开工率提高到92%,12月底馏份油库存有所增加,但库存量仍2001年底少1300万桶。而去年年初是暖冬,取暖油需求下降,今年则是冷冬,库存低下加上委内瑞拉油品供应中断,很可能使油价继续攀高。一季度布伦特油价可能因前一两个月的高涨而明显高于2002年四季度的26.35美元。
二季度:伊拉克战争后的石油市场可能会是另一番情景。不过委内瑞拉石油业的瘫痪可能在上半年对石油市场产生影响,油价大幅下跌的可能性不大。然而,油价终将下跌,何时开始跌落将取决于伊拉克战争对中东石油出口的影响程度和委内瑞拉石油生产的恢复进度。委内瑞拉供应的恢复将逐渐减少美国市场对中东和其它周边产油国替补原油的依赖。萨达姆政权垮台后,联合国将对伊拉克亲美或中立的新政府解除制裁,欧佩克也将允许伊拉克自由生产和出口石油而不受该组织的产量配额约束。伊拉克目前拥有开采能力280万桶/日。
石油市场二季度将进入需求淡季。需求的季节性下降将缓解市场的供应压力,欧佩克在此之前任何增加供应量的措施都应将需求在二季度下降考虑在内。在一季度与二季度之间,世界石油需求量将每天减少130万桶。在拥有闲置产能的中东欧佩克产油国增加产量与供应存在缺口的全球最大石油市场美国之间,有将近两个月时间的运距,如果在需求转淡时过多石油运抵消费市场,将使油价进一步下跌。非欧佩克的俄罗斯在冬季过后石油出口也将在国内需求减少的同时显著增加。
下半年:高油价的持续使世界经济复苏迟缓。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继2001年增长1.4%后,估计2002年的增长率是1.8%,预计在美国经济复苏的带动下今年将增长2.7%。2003年世界石油需求的增长预期也将好于2002年。根据IEA的预测,世界石油需求继上半年比一年前增长90万桶达到7690万桶/日后,下半年将增加到7860万桶,比去年同期增加110万桶/日。2003年全球石油需求量将比去年上升100万桶/日,从2001年的7650万桶和2002年的7680万桶增加到7780万桶/日。
今年世界石油需求的增长部分大都将由非欧佩克增产来满足,在面临伊拉克战后产量增加的情况下,可能没有欧佩克增加产量配额的余地。目前欧佩克10个成员国油产配额为2300万桶/日,阿尔及利亚、尼日利亚和利比亚已提出增加各自配额的要求。上半年尽管面临二季度的需求下降,委内瑞拉和伊拉克的供应问题仍可能支撑价格不致明显下降,而下半年欧佩克内部配额之争和与非欧佩克的市场份额之争可能导致油价下跌。下半年油价预计将低于上半年,而2003年全年布伦特油平均价格可能会从去年的每桶25.01美元下跌到23美元。
米纳斯原油进入四季度以来,亚洲重质低硫的印度尼西亚米纳斯原油价格异常高涨,与布伦特油的差价越来越大。10月、11月份米纳斯油平均价格比布伦特油分别高出2.40美元和4.00美元,12月份扩大到高出5.30美元,而过去米纳斯油价通常稍稍低于布伦特油。在安全丑闻披露后,亚太地区最大核电企业日本东京电力公司(Tepco)关闭了9座核电站,电力需求转向燃油电厂,启用封存的燃油发电厂使日本对直接烧用的原油以及燃料油需求大增。日本抢购米纳斯油使得亚洲原油价格明显高于布伦特油以及与其挂钩的非洲原油。
日本对进口原油需求的增加会在一季度继续保持,业界估计米纳斯油价偏高的状况可能至少维持到3月底。东京电力公司打算在3月至4月中旬关闭另外8座核电站,今后几个月如果现已关闭的9座不能重新投入运转,就意味着日本全部17座核电站停摆。日本冬季约有一半的电力供应依赖核电站。过去在冬季日本通常会将富余的液化天然气(LNG)转口韩国,但在2002年冬季甚至燃煤和燃气发电需求都在增加,LNG转口停顿。韩国发电厂则因LNG短缺而转向低硫柴油和燃料油做燃料,国内炼油厂的原油加工量也随之增加。
- 【 关闭本页 】
- 点击排行
- 需求增长预期好于2002年
- 时间: 2003-02-10 08:24:39 作者: 田春荣 来源: 《中国信息报》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