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的石油消费占整个能源消费的20%以上,原油供需矛盾较大。2002年,中国进口原油7000万吨,未来几年预计进口量还会上升。油价上升带来的成本上升将加大中国企业的运营成本,并对中国的经济运行产生负面影响。
2002年是中国加入WTO的第一年,国际经济金融环境对中国的经济金融产生了较大影响。预计2003年国际经济金融走势将对中国经济金融产生如下影响:
贸易增长
总的判断是:外贸进出口势头良好,贸易顺差增加,但2003年的增长势头会有所减缓。2003年,中国的关税会进一步下调导致进口增加;国际市场需求难以走旺和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对出口造成不利影响;中国将利用美元贬值的有利条件,大力开拓欧洲市场,扩大劳动密集型产品、大宗商品、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据外经贸部预测,2003年中国出口将增长10%左右,略低于2002年。
吸引外资
外商投资继续增长,2002年中国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将突破50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外国直接投资的最大流入国。目前,全球500强跨国公司已有近400家在中国设立了企业。2003年,由于全球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国际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以及对中国经济的良好预期,加之中国将推出吸引外资新方式的管理细则,中国吸引外资将保持继续增长的良好势头。
外汇储备
外汇储备保持稳定增长,外汇资产的保值增值问题日益突出。2002年11月底,中国的外汇储备比上年底增长了近30%,全年外汇储备将突破2800亿美元,居世界第二。外汇储备增加较多的原因是中国外贸进出口顺差和外商直接投资增加较多。预计2003年虽然出口增速将放缓,但在吸引外资增长的带动下,中国的外汇储备将稳步增长。但在美元总体向下的背景下,中国应考虑适当调整外汇储备的币种结构,实现外汇资产的保值增值。
汇率水平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基本保持稳定,对其他货币走贬。2002年年底,人民币汇率为100美元兑换827.73元人民币,与去年底基本持平;100日元兑换约6.9035元人民币,人民币比去年底下跌0.94%;100欧元兑换约863.6元人民币,人民币比去年底下跌3.06%。由于人民币钉住美元,因此美元的跌势导致人民币相对其他货币走贬。预计2003年随着美元的进一步走低,人民币相对于其他货币将继续走贬。
企业运营
中国的石油消费占整个能源消费的20%以上,原油供需矛盾较大。2002年,中国进口原油7000万吨,未来几年预计进口量还会上升。油价上升带来的成本上升将加大中国企业的运营成本,并对中国的经济运行产生负面影响。
黄金市场
国际黄金市场对中国金融市场影响加大。去年10月,中国首家黄金交易所正式运行,国际金价变动将对中国黄金市场产生更大的影响。近来国际金融市场波动性与不确定性加大,金价规避风险的功能与作用上升,因此中国黄金投资者将面临更大的风险。预计中国黄金市场将加大开发和引进多样化投资工具与手段的力度,充分发挥黄金市场对经济金融的稳定与促进作用。
- 【 关闭本页 】
- 点击排行
- 国际环境影响中国经济金融
- 时间: 2003-02-11 08:34:05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国际金融报》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