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国际环境来看,我们最大的发展机遇就是全球制造业的调整转移,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具投资吸引力的地区之一;世界经济的不景气为我国企业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了一个绝好的契机……
从国内发展时机来看,今年是加快推进“十五”计划的关键之年,也是北京奥运建设实施的奠基之年和上海世博建设的初始之年。与此同时,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这对国内各个地区的发展又是一个有力的推动。
2003年,这个吉祥的中国“羊”年,已经为中国的又一轮发展张开了飞翔的翅膀。
四大利好撑起机遇之年
说到2003年的中国机遇,一份权威的研究报告不能不提。这就是国家计委宏观研究院课题组日前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
这份展望2003年中国经济的报告告诉人们,在这一年中,中国的政策环境会更有利于经济增长,加入世贸组织的积极效应仍将充分显现,而新的消费热点也有望加快形成。研究同时指出,总体看来,2003年我国经济增长可能会受到投资和出口增长趋缓的影响而比2002年略有下降,但预计经济增长的速度仍会在7.5%-7.8%之间。
不管怎样,这份报告中已经向世界、向中国政府、向企业传递出一种信息:在刚刚开始的2003年,透过四大利好因素,人们可以看到的发展机遇就在眼前:
一是制度与政策环境。2003年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史上又一个重要年份,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加快实施三步走战略,新一届政府将会以更大的力度积极推动各项改革事业向前发展,从而为经济发展创造出更为良好的制度与政策环境。
二是积极和稳健的宏观政策。报告称,总体来看,宏观经济政策将继续坚持既积极又稳健的主基调。在当前我国有效需求仍然不足、通货紧缩压力有所加大的形势下,积极财政政策将会继续保持,力度不会明显缩减;稳健的货币政策将向积极的方向发展,不断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这些良好的政策氛围将会对2003年经济增长起重要的支撑作用。
三是加入世贸组织的积极效应。2002年加入世贸组织的积极效应得到初步释放,外商纷纷加大了对华直接投资力度,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将再创历史新高。500亿美元的实际利用外资额度足以说明外界对中国经济的信心明显增强。预计这一趋势在2003年会表现得更为明显,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的步伐也将大大加快。随着对世贸规则的逐步熟悉和加入世贸组织协议的执行进入实质性阶段,2003年对改善我国贸易环境的作用也将会进一步显现,对我国商品的贸易壁垒将逐步减少,这将有力地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为继续发挥出口作为经济增长重要发动机的作用创造良好的条件。此外,为履行入世协议我国政府所做的一系列政策调整,特别是有关国民待遇和透明度原则方面的政策调整,将会大大改善内资企业的发展环境,刺激民间投资稳定增长。
四是一些消费热点加快形成。报告称,尽管整个消费需求的内在稳定增长机制还未最终形成,但汽车、旅游、住房等新兴热点在政策的刺激和消费结构升级的推动下,有望进入快速稳定增长轨道,对扩大内需和拉动经济增长的贡献正逐步提高。这些消费热点的逐渐形成不仅将活跃市场,而且会通过消费结构的升级带动产业结构升级,加快我国制造业和相关服务的快速增长。
世界搭乘中国顺风车
2002年,中国实际利用外资超过500亿美元,成为世界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之一。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发布的《世界投资报告》,中国已连续9年位居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吸收外资的首位。不难得出一个结论“中国机遇论”这个朱?基总理1999年4月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演讲时提出的概念,在四年后的今天,随着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潜在市场进一步走向开放和成熟,正在全球范围内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受到普遍欢迎。
可以预见的是,今年外商对中国的投资将更加呈现上升趋势。
日前,东盟与中国领导人在金边签署一系列协议,其中包括在2010年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框架协议以及《南海各方行为宣言》。英国《金融时报》就此评论说,此举意味着东盟10国领导人“将自己与崛起的中国绑在一起,希望借此分享这个强大邻国的繁荣。”在新加坡,总理吴作栋也呼吁:新加坡人要有“搭中国发展顺风车的创新思维”。
海外投资者则用行动来表示对“中国机遇论”的支持。全球500强企业中,已有400多家来华投资。《财富》杂志不久前公布的调查表明,92%以上的跨国公司考虑若干年内在中国设立地区总部。
本周二,世界最大的多元化公司通用电气(GE)公司亚洲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藤森?明同时表示,中国现在成为GE工业产品在亚洲地区一个最大的市场之一。GE(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孙礼达告诉记者,“GE在中国是盈利的,它体现在对中国人才的投入以及产品、生产过程方面的投入有很好的回报。我们会继续在中国投资。”
日本国际贸促会理事长中田庆雄也毫不掩饰中国对于世界发展而言不是威胁而是机遇。“实行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经济取得迅速发展。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邻国日本来说,是机遇而不是威胁。日本一些企业在中国投资所获得的利润已成为该公司主要财源。小松公司在中国获得的利润已经占到该公司税前利润的40%。”
此间,一个值得关注的信号是,国际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还在继续,发达国家制造业转移的趋势在加强,跨国公司加快全球范围资源优化配置,以求低成本和利润的最大化。我国所拥有的丰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和巨大的市场潜力,将使制造业领域吸收外资的前景更加广阔。
- 【 关闭本页 】
- 点击排行
- 2003中国拉着世界经济起飞
- 时间: 2003-02-14 08:12:46 作者: 姜新菊 来源: 来源;人民网 点击: